王迎军校长致全校青年师生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2012-05-04 浏览次数: 251


致全校青年师生
校长 王迎军
(2012年5月4日)

                                     
青年朋友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属于你们的节日里,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青年师生致以节日的祝贺!
  1919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有着高尚爱国情操和大无畏民族精神的的中国青年,在风雨如磐、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奋起抗争、奋不顾身,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9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时代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五四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依然是引领青年向前的强大力量。
  华工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在历史上,作为我校重要办学源头之一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就有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等担当了广东五四运动的先锋,成为广东青年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自1952年华南工学院组建以来,历代的华工青年学子和青年教师,以革命前辈和学术先贤为榜样,以对创新和卓越的强烈追求,积极投身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华工这片热土上燃烧自己的青春,把学校的发展不断推向更高水平。60年的时间过去了,华工青年师生体现出的精神和创造出的业绩,已经远播海内外,成为激励新一代青年师生奋进和成长的不竭动力。
  青年朋友们!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当代青年有幸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时代,有着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追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肩负着光荣而重要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当代青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是当代青年前进的方向。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沿着这个方向,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和人民事业融为一体,广大青年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火红的青春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学生和教师是大学的主体与主角,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聚集并始终活跃着一批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近年来,华工学生在求知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华工学子求知、创新、爱国、奉献的高素质和高水平,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华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为学校学术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学校发展中充满创造性和极富创造力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青年朋友们!
  青年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青年师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正处在学习新知、历练本领的最佳时期。历史的发展也证明:“贤者报国立功,当在缓急有为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当代青年敢于担当,站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召唤新青年,新青年创造新时代。新的时代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向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进的过程中,青年师生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希望广大青年师生志存高远,传承五四伟大精神,弘扬华工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习和研究,勇于实践和创新,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朋友们!
  青年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预示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甲子的华工,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相信全校青年师生一定能够把握时代要求,勇担发展责任,在学业和工作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学有所长、业有所精,用扎实的行动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青春业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谱写属于你们的崭新篇章! (来源:华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