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华南理工大学此次共有4件作品进入全国终审决赛, 其中,由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冯春华等老师指导的项目《电提绿金——酸性电镀废水低浓度镍电化学回收装置研发》荣获全国二等奖。

参赛队伍在总决赛现场合影
团队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电提绿金”项目团队聚焦含镍电镀废水处理难题,针对酸性含镍废水多金属、高酸度、低浓度的特点,研发出一套高效电化学回收装置。团队通过三大创新——新型季铵化复合助剂、铜锡合金改性电极及过流式反应结构,实现低浓度镍的靶向捕获与高效还原,解决了传统方法回收品位低、金属资源浪费等问题。该装置已在广东电镀厂成功试用,镍回收率与纯度均达99%,处理成本显著降低,金属回收收益显著,兼具环境与经济效益,获多项专利与高水平论文支持,推动电镀废水从“治污”向“资源化”跨越。
团队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电提绿金——酸性电镀废水低浓度镍电化学回收装置研发》
参赛组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指导老师:冯春华、陈燕、吴红慧
团队成员:杨羿卓、张卓钰、魏思源、李瑾萱、陈冰冰、黄日媚、欧一鹏、胡莉萌
图文/环境与能源学院
一审/李文杰、吕晓婷
二审/吴红慧
终审/朱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