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铸魂-“沃土”计划】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次数:10

金秋九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迎来了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典礼于2025年9月10日上午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音乐厅隆重举行。

环境与能源学院党委书记朱能武,学院院长严克友,学院副院长胡芸、陈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红慧,学院副院长邱光磊,生态环境部华南所(应急所)应急中心主任、校友陈思莉,学院教研所所长代表,教授代表,新生班主任、全体辅导员、办公室老师及2025级全体本、硕、博新生参加此次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红慧主持。

开学典礼现场

学院院长严克友致辞并讲授思政第一课。严克友向新同学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祝贺,他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脉络、学科建设成果、特色研究方向及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科研突破,强调学院将始终以创新为引领、以责任为使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他勉励新生谨记校训精神,在求学道路上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既要脚踏实地夯实专业基础,也要敢于突破创新边界。他特别指出,学院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和发展平台,帮助每一位学子在双碳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成长为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院长严克友致辞并讲授院长思政第一课

本科生新生代表胡万鑫同学在新生代表发言中,结合学校与学院的温暖氛围及优秀师长的榜样力量,表达了要在知识海洋中深化专业能力、在跨学科交流中拓展视野、在独立思考中自觉践行青年责任的决心,立志将青春理想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

硕士新生代表朱光辉同学则从科研经历出发,分享了本科期间参与竞赛、担任班长的成长经历,提出以“浩然正气、蓬勃朝气、刚毅锐气”融入学业生活,并设定了“接受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的自我突破目标。

老生代表、博士研究生钟文烨同学回顾了他八年华园求学路,指出“坚持”在学习和科研中的关键作用。他投身乡村水质调研、组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展现青年担当。作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他以党建引领科研,科研项目入选广东省“攀登计划”战略专项,团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激励新生在环境与能源领域深耕,用青春智慧书写绿色篇章。

新生代表-本科生胡万鑫发言

新生代表-硕士生朱光辉发言

老生代表-博士生钟文烨发言

新生班主任代表卢桂宁研究员在发言中鼓励新生们要敢在理论中钻研、敢在实践中吃苦,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强调大学是全面发展的舞台,要勇于提问、协同作战,不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他指出,能源环保行业是未来的“黄金赛道”,鼓励新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环境与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新生班主任代表卢桂宁发言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我院2005届本科、2008届硕士及2022届博士、“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陈思莉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致辞中围绕“明确目标”“努力学习”“坚守情怀”三个核心点,勉励新生们要树立人生理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青春之我护绿水青山,以专业之力赴时代之约,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优秀校友代表陈思莉致辞

适逢第41个教师节,学院党委书记朱能武向新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颁发聘书,希望他们能勇挑立德树人的重担,彼此协作、用心陪伴,为新生开启一段温暖且充满力量的成长旅程。

学院党委书记朱能武为新生辅导员、班主任颁发聘书

学院领导为新生代表们授予校徽。这枚校徽标志着新生们正式踏入大学这片知识的海洋,开启人生崭新篇章,又承载着学院对他们沉甸甸的期望,意味着新生们自此要肩负起责任与使命。校徽的授予,向新生们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与殷切的鞭策,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追求卓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未知。

学院领导为新生代表授予校徽

在激昂澎湃、振奋人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之歌》旋律中,开学典礼圆满落下帷幕。2025级新生们目光坚定,正式开启了在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求知征程。相信新生们定能在这片沃土上,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青春华章,成就璀璨未来。

合唱《华南理工大学之歌》

图/叶永丰

文、编辑/黄日媚

一审/吕晓婷

二审/吴红慧

终审/朱能武、严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