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华中科技大学杨旋教授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162


报告题目:原子尺度定量监测电化学界面稳定性

报告人:杨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4年9月12日(周四)16:30-17:3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环境与能源学院B5-102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加!

 

报告摘要:

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理解并调控电化学界面标志着电化学成为一门基本原理定义明确的科学,从而对各种电化学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尽管指导电化学界面反应活性的原理已经非常成熟,但我们对于影响并控制电化学界面稳定性的原理仍然知之甚少。一方面,我们利用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实现了对原子级分散铜界面在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中界面重构的定量监测,揭示了原子级分散铜界面的结构-稳定性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实现了金属铂、钯和镍等电化学界面腐蚀过程的早期、原位监测,该方法灵敏度达到了飞克级 (10-15 g),使得我们能够从原子水平理解胶体金属纳米晶体的结构-稳定性关系。

 

报告人简介:

杨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8年),师从崔华教授从事电化学发光方面的研究。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专家汪尔康院士课题组(2014年)。2014-2017年加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夏幼南教授。2017-2020年加入美国特拉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严玉山教授和徐冰君教授。回国前任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经广教授领导的表面催化课题组。2020年12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原位谱学电化学联用技术、纳米电化学和表界面电化学等,致力于通过微纳尺度的化学成像与测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揭示新的科学规律,不断推动对微观化学过程的认知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