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澍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458


202458日上午,应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陶澍在环境楼二层报告厅215室为学院师生精彩呈现了《定量区分影响大气污染的排放与气象因素》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院曾永平教授主持,吸引了150余名师生参与。会前,学院常务副院长朱能武教授对陶澍院士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听众踊跃提问,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陶澍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大气黑炭(BC)和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水平受排放与气象条件的双重影响。利用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可以通过分别控制排放和气象条件的情况,从而定量模拟两者的影响。该模型基于排放清单、多年长尺度的气象及观测数据,利用反演模型和概率函数,得到还原与氧化的剥离,可以估算不同排放源和气象条件对BCPM2.5浓度的贡献和不确定性。

陶澍院士还介绍了全球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构建过程,并结合北方地区双替代的环境与健康效应、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的健康与气候效应等研究实例展现了如何利用高源分辨率排放清单评估我国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最后,陶澍院士给出了全球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同时强调了基础数据更新的不易以及重要性。

(陶澍院士作报告)

陶澍院士的报告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年凝练的研究成果,既新颖又实用。在提问互动环节,陶澍院士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交流,主要针对师生提出的搜集基础数据、模型研发等问题,分享了他的研究经历、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会后,陶澍院士同与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

(陶澍院士与学院参会领导、教师合影)



院士简介

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生态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与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副主编。目前主要研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和污染物高分辨排放清单以及大气颗粒物、黑炭和其他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人群暴露、健康危害和气候强迫模拟和评估。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二百余篇,引用超过三万次,H指数101Web of Science)。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项目。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211月获ES&T/ES&TL杰出成就奖。


图、文:金颖薇

一审:乐向晖

二审:陈莉娥

三审:朱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