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1题目:大气费效与达标评估系统新进展-多重污染物规划工具开发与应用
报告人:张志诚 国家科学家/讲座教授(美国环保署/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2题目:响应曲面模型在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的实践
报告人:董赵鑫 博士 (清华大学)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2日(星期二),15:00-17:30
报告地点: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4-308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环境与能源学院
2023年11月25日
报告1摘要:
大气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污染物、来源、迁移转化途径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给空气质量管理带来极大挑战。为应对挑战,2004年美国环保署(US.EPA)空气质量管理体系从传统单一污染物管控向基于风险的多重污染物协同管控方式进行转变,旨在通过综合的多污染物减排控制策略实现健康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多污染物空气质量问题很复杂,加深对多污染物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理解和科学认知是科学制定多重污染物的控制策略的前提。已有不少研究评估了多污染协同控制策略应用于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可行性,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有效科学工具将臭氧、PM2.5和空气有毒物质等多重空气质量问题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不公平等问题进行综合评测。US.EPA一直在寻求开发一种综合的多污染物规划工具,用以整合多种不同数据集,以帮助理解多污染物问题的特征,并与州级、地方和部落(SLT)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和/或当地社区合作开发有效的多污染物控制策略。报告人将介绍近三年来美国环保署着力发展的多污染物空气质量规划筛选分析工具(NEXUS)。该工具集成了多种污染物环境浓度、健康风险、气候风险、环境公平、监测、污染排放、气象等多源异构数据,可快速识别和筛选多重污染问题的区域,并分析其健康及气候风险、监测、源强之间的内在联系,量化其敏感人群遭受的环境风险以及各类排放源对风险的贡献程度,为应对多重空气质量问题、环境风险及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气候风险等问题,监测点、排放源的选点规划,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报告人还会联网U.S.EPA云平台,基于美国实际业务案例做NEXUS应用演示。
报告2摘要:
协同应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区域大气PM2.5和O3污染来源广泛、形成机制复杂,给长短期的科学精准决策均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进行前体物排放的控制,实现PM2.5和O3协同控制,同时获取最大的温室气体(CO2)减排收益,成为亟待回答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长期调控方面,报告人在区域层面耦合了碳污协同排放清单、PM2.5和O3浓度、健康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响应曲面模型,准确量化了PM2.5和O3及其环境效应对前体物排放的响应关系,优化了基于健康和生态效益的中长期碳污协同调控策略,阐明了不同环境目标下长三角各区域各污染物的减排需求。在短期应急方面,报告人开发了PM2.5和O3协同防控方案优化与效果快速评估系统,实现了排放-浓度响应关系的快速获取、措施减排效益的近实时预报评估和重污染应急方案优化。研究成果支撑了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区域 “十四五” 及中长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制定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的行业差异化精准调控,支持了冬奥会、进博会等多次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助力我国重点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快速持续改善。
报告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