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8月19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介孔Fe-N-C材料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的调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22111530287)资助,我院宿新泰教授与广州凯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田国基总经理二人一行前往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进行了访问和交流。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科学和创新副主任Alexander RATKO(亚历山大·拉特科)教授、Tatyana Kouznetsova(塔季扬娜·库兹涅佐娃)博士等接待了中方一行,并陪同考察了白俄罗斯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明斯克污水厂。
期间,双方对课题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汇报,对今后合作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中白双方将在论文发表以及工程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并进一步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如下三个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1. 城市污泥制取吸附材料、腐植酸钾肥料以及应用开发;
2. 泥炭催化制取腐植酸钾/黄腐植酸钾肥料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3. 钾矿开采尾渣资源化利用制取矿物肥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宿新泰教授在研究所做项目进展汇报现场
项目背景
白俄罗斯钾盐储量73亿吨,2021年钾盐矿可开采量是6亿吨,占全球18%,钾肥产量1270万吨以上。斯塔罗宾矿山是白俄罗斯境内最大,世界第三的,储量100亿吨。年出口中国钾肥量高达200万吨左右,是中国最主要的钾肥供应商之一。钾肥资源作为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优先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体合作环境良好,潜力巨大。
白俄罗斯泥炭总评估储量为24亿吨,其中适于工业化开发矿床约占12%,面积约8.9万公顷,储量约为2690万吨,目前每年开采量为200万吨。白俄罗斯泥炭大部分被用于燃料及低端改良肥,开发技术和品质较为落后,而中国的土壤改良、育种栽培行业对泥炭的需求日益增加。2022年中欧泥炭班列首次开通,并出口到中国泥炭1200吨,后期将每年出口数十万吨。因此,未来中白双方在泥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合作前景巨大。
白俄罗斯方的合作伙伴为研究所的Andrei Ivanets(安德烈·伊万耐茨)教授,2021年入选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双方在前期已经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等专业期刊合作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白俄罗斯方面在无机吸附材料、催化材料以及钾肥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中方宿新泰教授团队在泥炭、城市污泥、生物质固废催化制取腐植酸钾肥料、钾矿开采尾渣资源化利用制取矿物肥方面,有着良好的研究基础。中方广州凯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在热解和干燥设备与工艺方面,有着良好的工程实践业绩和经验。三方今后五年,将在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中白合作,开拓欧盟和欧亚联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