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在全国高校继续开展“读懂中国”活动号召,充分发挥“五老“的精神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2022年5月22日上午,环境与能源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会组织在华南理工大学教工活动中心B1102开展“五老”访谈活动。本次访谈活动访谈对象为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退休教授陆少鸣老师。参与活动的青年学生共16人。
访谈过程中,陆少鸣老师以“人生道路自己走,发挥自我特长”、“科研与工程相统一”、“提升抗打击能力,顽强才能成功”和“大学生活需要艰苦奋斗,理性择业”为主题与青年学生展开分享和交流。极其耐心、毫无保留地回答与会青年学生的提问,与同学们交流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翻天覆地变化,入党契机,如何做好社会生活规划、如何准确把握人生道路方向等问题。
在人生道路的大方向上,陆老师表示,人生道路要自己走,发挥自身特长。不以学历来论成长,而是要以社会认同感作为自身的标准。他用自己早期的人生经历为例,对同学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传授人生经验---承认自己的平凡,肯定自己的不凡。于平凡之处砺真我,于擅长之地展才干。
在科学研究方面,陆老师以自身科研道路为例子,讲授了科学与工程如何相统一。他表示,一方面要搞科研才能实现创新,另一方面要在工程中去检验科学真理,去实现社会效益。鼓励同学们于实践中检验真理,于工程中应用科学,于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立足实际,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青年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精神上,陆老师特别强调了应该具备“顽强”精神。他表示,成果均是从失败中得出的,要敢于顽强攻坚,他鼓励大家“做砸了是对自我的检验”。为此,陆老师特地为大家分享了自身在致力农村水质提升事业的攻坚克难中取得成功的经历。
访谈最后,陆老师深切寄语青年学生:一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事情,做普通的人 ;二是做人要顽强,不能太脆弱;三是要有恒心、不放弃、终将迎来柳暗花明。
陆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年学生展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在满足社会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追求自我价值,无私奉献的担当。在场的学生收获颇丰,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