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国专利奖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510

      5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结束,我院2项专利入选预获奖项目,包括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1项、优秀奖预获奖1项


我院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项目名单



获奖专利简介


01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²/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主要发明人周少奇教授(右二)及应用专利技术设计建造的污水处理设施

      本发明专利由华南理工大学与贵州科学院共享知识产权,针对现有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复杂、构筑物多、运行控制不稳定等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反硝化除磷新技术原理(反硝化聚磷菌DPB可以为O₂、NO₂¯、NO₃¯交替电子受体实现好氧/缺氧聚磷),开发出结构简单、运行灵活、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优异的同步反硝化除磷新装置及新工艺。通过功能优势菌DPB的空间扩增强化技术、空间耦合一体化增强技术、污泥时空转换与功能菌群强化技术,构筑三道回流(A³/O)新工艺和新设备,突破了国际学术界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与关键技术的重大缺陷,可大幅度提高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在不用化学除磷条件下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通过与广东、贵州、山东等省区专业设计院及骨干企业产学研合作,在全国20多个省区实现工程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合计污水处理规模达17.72亿吨/年,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02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主要发明人万金泉教授(右二)以及专利技术应用

      本专利发明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过硫酸盐反应器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实现水中POPs的高效氧化降解。发明小分子酸络合亚铁离子控制释放以提高自由基氧化降解POPs的利用效率,配合水射自吸组件、伞状锥型布水器结构设计,首次在氧化反应器内实现双向流内循环,显著提升反应器容积负荷和传质效率,解决了现有高级氧化技术无法实现的氧化自由基长效缓释、反应器容积负荷低及运行费用高等共性难题,POPs去除率达70-90%,运行费用降低50%以上,排放废水毒性从高毒降低至微毒或无毒。

      专利技术2014年在全球首次成功实现日处理废水千吨级的PS高级氧化工程应用,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该专利已在全国多个流域的水处理工程中实施,降低了废水对排放水域的影响,为保障我国重点流域的水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