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科学院马平安研究员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21        浏览次数:1367

报告题目:几种基于活性氧调节的纳米药物及疫苗

报告人:马平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报告时间:2021422日(周)下午14:3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5102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人简介:

  


马平安,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201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近年来,以“稀土发光材料及生物医用”为主题,在稀土功能纳米材料控制合成与修饰、纳米药物传递、肿瘤纳米疫苗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no Let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4200余次,论文引用H因子为45。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等。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此外,担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特聘教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编委、发光学报、应用化学、分析化学、中国稀土学报学术青年编委等学术任职。


报告摘要:

活性氧(ROS)是指氧发生不完全还原时产生的化学物种,主要包括超氧化物,单线态氧,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调控机体内ROS浓度,可以实现不同的生物医学功能,比如生物传感、伤口消毒、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治疗等。其中,在肿瘤治疗方面,ROS在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还可介导机体产生免疫响应,激活体内免疫治疗。但目前的研究表明,ROS介导的肿瘤治疗仍面临肿瘤组织微环境乏氧、有限的过氧化氢浓度、低的免疫响应、弱的长期记忆效应等诸多挑战,针对此,我们通过纳米材料的设计,联合光动力治疗、自提高的化学动力学治疗等策略,期望可有效提高ROS在肿瘤治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