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大学陆胜勇教授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06        浏览次数:1143

报告题目: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技术原理、应用及二噁英污染控制

报告人:陆胜勇 教授

报告时间: 2019128(周日) 下午2:30-3:30

报告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4-102

 

报告人简介:

陆胜勇,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燃料热处置技术及燃烧过程中微量、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技术等研究,在大型燃煤电站烟气中多环芳烃和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特性研究、采用基于纳米TiO2的新型复合催化剂催化降解烟气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和痕量二噁英的新方法、采用机械化学法协同实现焚烧飞灰中二噁英降解和重金属固化的新工艺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发展了烟气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在线检测方法和开展产业化研发应用。

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或课题10余项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

 

报告简介:

焚烧处置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报告将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定义、清运量和人均产生量,并与欧盟国家的垃圾清运量和人均产生量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含水率、热值、氯含量、重金属含量和二噁英含量等基本理化特性,并从早期生活垃圾焚烧厂萌芽开始介绍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处理发展历程和处理现状,加深对垃圾发电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然后,详细介绍我国主流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艺流程,对相关技术规范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总结,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深入了解垃圾发电技术的关键环节,并从技术角度介绍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全过程控制及其在线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报告还系统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污染物的生成原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对新时期如何确保生活垃圾焚烧炉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