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复旦大学杨新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7-03        浏览次数:1305

报告题目:运用单颗粒检测技术研究城市大气环境气溶胶物理化学

报告人:杨新教授,复旦大学

报告时间:201979日下午1500

报告地点:环境楼B4-215报告厅

 

报告摘要

运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单颗粒黑碳仪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对中国大气污染背景下的主导大气化学机制进行分析。实现对大气中重要一次颗粒物,如重金属颗粒、农作物秸秆燃烧颗粒、船舶排放颗粒物等进行单颗粒源解析,并评估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发现一系列中国城市大气环境中独特的二次气溶胶组分如硝酸、草酸、有机胺等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颗粒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利用高时间分辨的理化性质综合测量手段对大气颗粒物的光学性质和吸湿性进行单颗粒层面的精确表征。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变化和环境效应。



报告人简介
  




  


 

 

 

 


杨新,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气溶胶的大气环境效应、气溶胶单颗粒检测及新型质谱技术应用等。运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光电子能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对中国大气污染背景下的主导大气化学机制进行分析。实现对大气中重要一次源颗粒如重金属颗粒、船舶排放颗粒、农作物秸秆燃烧颗粒等的单颗粒源解析;发现中国城市大气环境中独特的二次气溶胶组分形成机制;利用高时间分辨物理化学性质测量对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进行精确表征。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Environ. Sci. Technol., Atmos. Phys. Chem. 国际刊物(SCIE)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自由申请)、科技部仪器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973前期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