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19年4月9日下午2:00
报告地点:B4-308会议室
报告题目:生物矿化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
报告人介绍:
周立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学科负责人,固体废弃物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从事固废处理、酸性矿山废水和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若干奖项。利用A. ferrooxidans菌创建的以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为目标的生物沥浸技术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报告摘要:
生物矿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介入下的矿物晶体形成过程,但如何有意识地去调控生物矿化过程并将之用于水处理上报道很少,本报告报道了以生物矿化为核心的含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AMD)处理新方法。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负载在弹性填料上促进酸性矿山废水(AMD)中Fe2+生物氧化并与SO42-形成施威特曼石(schwertmannite)矿物晶核并持续生长,并通过共沉淀和吸附作用原位去除部分AMD中有毒金属。水中残余的未参与生物矿化的Fe3+则在负载有嗜酸性铁还原菌的载体上被还原成Fe2+,继而再通过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成矿,如此交替构成亚铁生物氧化成矿和三价铁生物还原单元,重复多次,最大程度地将AMD中溶解性铁和硫酸根转变为施氏矿物,并去除部分有毒金属,施氏矿物可回收作为新型环境材料。生物矿化后的酸性出水则最后通过极少量的石灰中和即可使水质完全达标。这种“生物矿化-石灰沟渠”新型被动处理系统石灰需求量可减少80%以上,“毒渣”产生量减少90%以上,且“毒渣”中有色金属品位可提高10倍,能用于金属冶炼,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