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环境与能源学院分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9-01-01        浏览次数:266

 2018年1228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环境与能源学院分论坛在大学城校区B4-3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加拿大卫生部Scientific Evaluator李朴博士、德累斯顿工业大学Research fellow、暨南大学张晋副教授作学术报告,环境与能源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朴博士以“不确定条件下的可持续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IDSEM)”为主题作学术报告。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不确定条件下的复杂环境系统的综合管理。相应的,他开发了一套不确定条件下的可持续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IDSEM)。这套系统现已包括环境脆弱性与风险分析模块,环境管理技术筛选模块,以及实时的环境管理决策支持模块。在这些模块当中,神经元网络,多种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如模糊数学算法,蒙特卡洛模拟,区间评估等),Agent多主体理论,以及仿真-优化耦合模型。在此框架下,他开发了多套用于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如TSAM,IRFAM,以及MC-TSAM等环境评价系统,以及FSILP,MCFP,AOSC等环境决策支持方法)。这些系统/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应用于决策支持,同时能够很好的反映环境系统当中的动态性,降低数据需求,并增加结果的有效和可信性,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控制、修复问题。同时,创新性地将Agent多主体理论引入到环境管理领域,尤其是资源调配,环境环境风险事故响应决策,环境管理当中,从复杂性中归纳出环境行为主体互动的机制与规则。他所开发的系统已被多次应用于实际项目当中,如四川省文锦江流域水资源管理,黑龙江省双城市固废管理,沙特阿拉伯气候变化管理,以及加拿大流域管理和海洋污染管理。同时,他的研究还包括用于支持与验证所开发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实验仿真与实验分析。

  张晋博士以“关于城市地表径流水质和水量问题的初步思考”为主题作学术报告。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雨水汇水面中,不透水面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使得由城市面源污染物导致的地表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携带着大量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剂、悬浮固体、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地表径流,最终进入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河湖水系。若控制不当,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降雨事件频现,加之城镇化降低了地表土壤对雨水的截流和下渗能力,城市内涝现象频发。因此,如何控制并去除地表径流污染物(城市道路积尘颗粒)所引发的“水质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预警并缓解城市内涝所引发的“水量问题”,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战略性工程。


  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洋溢在整个论坛之中。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近一步的交流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这个平台,让我们了解到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反映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邀请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籍此相互启迪、开拓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附:报告人简介

  李朴博士,于2014年在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因杰出的表现,曾获得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最高等级博士奖学金以及访问学者奖学金,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工程院最佳毕业生等10余项荣誉。李博士长期从事环境污染物迁移与转化的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以及复杂与不确定条件下的综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在此期间,李博士独立主持了加拿大国家级与部省级超过20万加币(约合106万人民币)研究项目;并作为项目骨干先后主持和完成了26个国内外由政府和工业支持的项目,总计项目资金逾267万加币(约1400万人民币);同时参与超过20项的科研基金的申请工作,总计金额约1800万加币(约9500万人民币)。现今,李博士在加拿大卫生部农药管理局环境评估处担任研究员,参与多项加拿大国家级以及国际级(加拿大-美国联合)大型农药相关的环境管理项目,以及加拿大国家层面的农药与环境管理决策与法规建设。此外,李博士现为国际研究网络the pan-Canadian/glob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Network on the Persistent, Emerging, and Organic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PEOPLE Network)的合作者。李博士至今共发表共计17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7.7),其中一作10篇,通讯作者3篇(累计影响因子25.8),Google Scholar总引用次数251次,h-index为11;另有3篇已发表非SCI论文,以及17篇会议论文;并曾应邀在国际会议中做过16次学术报告并2次担任会议分会主席。李博士曾多次受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邀请为审稿人,并作为联合主编与客座主编为国际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iMFE 2014)以及JCR2区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主持编撰会议论文集与论文特刊。在教学方面,李博士曾在加拿大纪念大学以及达尔豪斯大学独立讲授6门/次环境课程,指导本科生2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2名。

 

  张晋博士,于2016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暨南大学副教授一职。张晋博士长期从事城市面源污染及其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对颗粒吸附态污染物在城市汇水面上的时间累积,空间分布,污染物溯源分析,生态风险评价,吸附解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截至目前,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1篇。长期担任20余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