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溢达全国创意大赛初赛评审工作已于5月24日完成,组委会组织各校评委老师与溢达集团专家对参赛者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如下:
1.创新性(50%):作品需有创新点,而非目前市场已有的产品,同时需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2.实用性(25%):作品需对生产或生活有实际帮助,包括简化操作、方便使用,提高效率等。
3.可行性(25%):作品需有实现的可能,而非完全仅凭设想。
4.附加分(1-5%):如制作出实物作品有相应加分。
现将华南理工大学赛区的成绩公布如下:
2018溢达全国创意大赛初赛入围名单(华南理工大学)
入围校决赛的参赛者需参加校决赛展示答辩决出校决赛最终名次,优秀奖与最佳人气奖作品不参加校决赛答辩。
队长 | 创意名称 | 所获奖项 |
李捷 | 基于压电式发电的公交车握持储能装置 | 入围校决赛 |
谭海玲 | 基于棉籽壳为原料微生物发酵产色素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 入围校决赛 |
沈栋 |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医院空气云管理系统 | 入围校决赛 |
梁怡富 | 一种新型陶瓷3D打印机 | 入围校决赛 |
梁淑瑶 | 仿壁虎爬行机器人 | 入围校决赛 |
张柔柔 | 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箱 | 入围校决赛 |
任俊炜 | 多功能自行车座垫 | 入围校决赛 |
马铖栋 | uF家用手持安全电钻 | 入围校决赛 |
温绮琳 | 一种可显示吸附饱和度的活性炭产品 | 入围校决赛 |
张泽旭 | 一种自锁式爬树机器人及其爬树方法 | 入围校决赛 |
王邵婕 | 共享单车遗落物品提醒装置 | 入围校决赛 |
何成虎 | 爬楼梯轮椅 | 入围校决赛 |
马奕然 | 三滚轴多功能无线鼠标 | 入围校决赛 |
莫耀钧 | 智慧厕所——开启滑动解“所”时代 | 入围校决赛 |
郭俊锋 | 厕纸监测器 | 入围校决赛 |
黄国威 | 基于视觉伺服的双臂上肢康复机器人 | 入围校决赛 |
严义雄 | 基于超声波距离探测器与车辆视觉识别的汽车防追尾后侧警示器 | 入围校决赛 |
陈柄旭 | 玻璃容器自动洁净及检测一体化装置 | 入围校决赛 |
宁文心 | 易丢失物品失物招领平台 | 入围校决赛 |
邓玲利 | 静电纺空气过滤功能性纤维毡 | 入围校决赛 |
颜世露 | 非接触式多传感信息融合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的设计 | 入围校决赛 |
黄哲鑫 | 一种复合微透镜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驱动的无人机能源 | 入围校决赛 |
杨坤 | 减震自平衡自行车杯架 | 入围校决赛 |
陈金静 | 下雨天了怎么办,请用豌豆清洁机器人 | 入围校决赛 |
梁毅燊 | 简易防盗饭盒 | 入围校决赛 |
刘煌睿 | 蛋白分级提取物回收贵金属金纳米 | 入围校决赛 |
李杰鑫 | 不怕下雨的便携式晾衣架 | 入围校决赛 |
张慧中 | 除湿、晾衣二合一的衣架型除湿机 | 入围校决赛 |
李依 | 一种用于高浓度一氧化碳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 入围校决赛 |
沈启斌 | 中国农村电子垃圾回收及再利用系统化 | 入围校决赛 |
李哲 | 一款智能驱蚊灯----让蚊虫无处可逃 | 优秀奖 |
王珊 | 环保多功能粉笔套 | 优秀奖 |
谭晓君 | 载银电纺复合膜终端饮用水电化学消毒装置 | 优秀奖 |
田俊泰 | 可压缩式垃圾桶 | 优秀奖 |
霍盛增 | 一种新型推进器及推进器喷口设计 | 优秀奖 |
梁泓达 | 女生贴心防狼背包 | 优秀奖 |
肖世雄 | 智能避障导航拐杖 | 优秀奖 |
韩聪 | 盲人安全监测装置 | 优秀奖 |
陈星 | 海洋垃圾回收装置 | 优秀奖 |
陈朗 | 便携柔性电池 | 优秀奖 |
余林玲 | 双扇叶电风扇 | 优秀奖 |
罗德亮 | 改性活性炭对废弃液晶显示屏中铟的吸附研究 | 优秀奖 |
陈康 | 水果采摘机 | 优秀奖 |
冯柯 | 根据外界环境智能开合的窗户 | 优秀奖 |
刘恒硕 | 自动称重水杯 | 优秀奖 |
吴依真 | 对市面流通的多款口罩空气过滤效果的测试及改进 | 优秀奖 |
余晓芹 | 老实的试管刷 | 优秀奖 |
赵俊 | 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制备 | 优秀奖 |
王逸凡 | 气味蛋 | 优秀奖 |
胡佳敏 | “随时喝”自来水转换器 | 优秀奖 |
刘恒硕 | 自动称重水杯 | 最佳人气奖 |
邓玲利 | 静电纺空气过滤功能性纤维毡 | 最佳人气奖 |
李梓棋 | 倾斜式小型停车装置 | 最佳人气奖 |
华南理工大学校决赛时间:6月5日,具体安排见校内通知。
溢达全国创意大赛组委会 2018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