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上,由环境与能源学院举办的应急救护培训在A1-203顺利开展。此次培训邀请了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备灾救灾中心的专业救护人员进行讲解,并现场示范。同学们不仅学习专业的应急救护知识,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一些应急救护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来自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备灾救灾中心的讲师刘俐利,从“认识红会”、“创伤现场救护”及“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三个专题分别讲解。
专题一介绍了国际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其“人道,博爱,奉献”的宗旨和“三献、三救”的职责。
专题二“创伤现场救护”部分,分别演示了手指受伤、头部出血急救、膝盖出血等突发状况下,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的技巧和要领。同学们相互配合,现场学习使用三角巾包扎。
专题三“心跳骤停-心肺复苏”,首先介绍了可能造成心跳骤停或造成呼吸困难的情况,并结合案例讲解。针对常见的由于食物堵塞造成呼吸不畅的情况,介绍了“敲背手法”和“海氏手法腹部冲击”,并现场请同学配合演示。随后详细地讲解“CPR心肺复苏”,包括急救前的判断、正确呼救方法、正确CPR操作、实行CPR的时间紧迫性及区别等。刘俐利讲师还通过深圳蛇口的案例,结合2017年10月刚颁布的民法,呼吁大家遇到突发状况应及时正确救护。接着,同学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一进行演练。
此次活动,通过专业人员风趣生动的讲解与演示,同学们对于创伤现场救护、心跳骤停救护等都有了更专业、更深刻的认识。如讲师最后所说:希望一生平安,不要遇到危险;但是如果遇到危险,也不要慌乱,应用今日所学的专业应急救护的知识与技能,沉着应对。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今后在必要时同学们都能够更好地开展应急救护行动。
图文|团总支、研分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