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邀请,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于5月12日下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朱永法教授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复合氧化物半导体(如BiPO4、Bi2WO3等)和新型全有机材料在环境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深入阐述了半导体晶型、表面缺陷等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高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活性的一般方法。报告结束后,朱永法教授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报告会不仅吸引了学院相关领域的师生参加,还有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师生慕名赶来,整场报告会比预定时间延长了四十分钟。
朱永法教授199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能谱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青获得者。主要从事光催化材料及其环境净化的应用研究。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发表SCI收录论文287篇,其中有23篇论文被ESI选为High-Cited Papers。论文总引用达到14948余次,篇均引用52.27次,发表论文的H因子为68。2015、2016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排名23),2016年入选上海软科与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中国共30人入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在申请2项,多项纳米净化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出版专著三部(纳米材料测试与表征技术,材料分析化学,光催化:环境净化与绿色能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