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环境与能源学院分论坛第一次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5-12-07        浏览次数:506

论坛现场

     

                  陈一博士学术报告                                   赵帅飞博士学术报告

    2015年12月3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环境与能源学院分论坛大学城校区B4-3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海外青年学者陈一博士和赵帅飞博士做学术报告。此外,参加此次论坛还有学院负责人、学院师生及多名留学生。

本次论坛由张建功书记主持。首先,陈一博士做了题为“潜流人工湿地中典型氧化态污染物的去除及其迁移转化研究”的学术报告,主要报告了他在捷克生命科学大学(CULS)在潜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去除方法等方面做的研究。陈一博士的报告给环境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水生生物质碳源回收与人工湿地高效处理相结合的新技术。随后,赵帅飞博士做了题为“膜技术在水处理和气体分离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主要报告了他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中对高效、低能和环保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和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赵帅飞博士在报告中表示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未来的环境领域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整场论坛中,现场互动交流积极,洋溢着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在两位博士分别结束各自报告之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近一步的交流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于2015年11月首次启动,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报告人简介

    赵帅飞,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博士以高效、低能和环保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为研究重点,研究工作涉及最前沿和热门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有望利用工业废热的膜蒸馏技术,废热回收利用的膜冷凝技术以及膜接触器技术。目前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6篇。特别是在最前沿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领域,申请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五年间,6篇相关学术论文获得他人引用高达415次。凭借在正渗透方面的突出成就,申请人先后被十个国际著名杂志,受邀审稿30多篇;同时,也两次受邀去行业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会议报告。

陈一,捷克生命科学大学(CULS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生态仿真处理技术与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针对环境水体中的复合污染物,研发了水生生物质碳源回收与人工湿地高效处理相结合的新技术。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期刊/会议论文31篇,其中SCI收录13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8篇,EI收录1篇,CSCD收录7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9次并作主题报告,其中2011年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大陆学者,在世界水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水周——青年专家研讨会(International Water Week)上作主题报告,在环境生态及水污染控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图文/团总支、研分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