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1-106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环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叶代启教授主持。学校副校长党志教授、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功老师、尹华教授、黄少斌教授、罗汉金教授、吴纯德教授、张永清副教授、李平教授、赖森潮副教授、胡芸副教授、张颖仪老师、吴军良老师、付名利老师以及近200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党志副校长代表华工师生对魏复盛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校期待魏复盛院士这样的高端人才常来华工讲学,为学校科研注入新的力量。他希望在魏复盛院士的帮助下,华工能够在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与健康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叶代启教授介绍了魏复盛院士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为我国环境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以及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等领域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魏复盛院士的报告以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主线,具体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持久性有毒物质(PTSs)几个方面入手,用大量准确的数据阐述了中国环境污染的基本状况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说,中国目前是一个大的环境污染的露天实验室,各种污染水平都有所体现,而环境污染的治理又是一个长期的而收效甚微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联合。报告新颖而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翔实的数据提醒我们: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加强环保意识,是每一个人都要重视的;研发环保技术,改善环境质量,是对环保工作者提出的挑战性的任务。
随后,在场的师生就PM2.5的产生及治理、环境与健康等问题与魏复盛院士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报告会最后,党志副校长代表学校向魏复盛院士赠送纪念品,学生代表给魏院士敬献了鲜花。
附:
魏复盛院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80年代中期领导并组织了全国按照“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固体废物”等要素进行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统一验证和标准化,对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作出重要贡献。先后担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