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环境与能源学院现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学科方向有:水环境科学与技术、大气环境科学与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生态;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储能与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光电化学能量转换、绿色纳米催化。
学院拥有一支成熟的导师队伍,研究生数量已逐具规模,现有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74人。学院现有研究生总数为57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9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3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5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9人。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授予博士学位152人,已授予硕士学位1109人。
近5年,学院先后有1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1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5年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
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获奖年份 | 作者 | 导师 | 论文题目 |
2013年 | 孙健 | 胡勇有 |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偶氮染料和产电的特性与机理 |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获奖年份 | 作者 | 导师 | 论文题目 |
2012年 | 孙健 | 胡勇有 |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偶氮染料和产电的特性与机理 |
2012年 | 吴彦瑜 | 周少奇 | Fenton氧化和MAP化学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
2012年 | 郑刘春 | 党志 |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
2013年 | 陈杨梅 | 万金泉 | 再生植物纤维循环回用过程中纤维角质化机理及纤维性能改性研究 |
2014年 | 杨云龙 | 黄少斌 | 嗜热螯台球菌TAD1的脱氮性能及其好氧反硝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
2015年 | 张亚平 | 胡勇有 | 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与研究 |
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获奖年份 | 作者 | 导师 | 论文题目 |
2012年 | 阎佳 | 胡勇有 | 好氧氨氧化混培物富集与共固定方法及有机碳源环境下的脱氮效率 |
2012年 | 黎淑贞 | 吴平霄 | 蒙脱石负载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硝基苯和六价铬的研究 |
2013年 | 李斯哲 | 胡勇有 | 基于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与机理 |
2014年 | 许倩 | 胡勇有 |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体系中微生物分离与功能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获奖年份 | 作者 | 导师 | 论文题目 |
2012年 | 阎佳 | 胡勇有 | 好氧氨氧化混培物富集与共固定方法及有机碳源环境下的脱氮效率 |
2012年 | 黎淑贞 | 吴平霄 | 蒙脱石负载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硝基苯和六价铬的研究 |
2012年 | 鞠峰 | 伍健东 |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合铜废水的研究 |
2012年 | 周建兵 | 吴平霄 | 聚合羟基Fe/Zr柱撑蒙脱石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012年 | 陈禧 | 朱能武 | 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基础研究 |
2012年 | 项赟 | 吴平霄 | 废旧线路板有价金属生物回收技术研究 |
2013年 | 李斯哲 | 胡勇有 | 基于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与机理 |
2013年 | 王水胜 | 郑君瑜 | 基于数值模拟的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城市氮沉降特征研究 |
2013年 | 张潇予 | 胡勇有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底泥中三氯生的解吸附作用 |
2013年 | 齐鲁青 | 汪晓军 |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降解染料废水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
2014年 | 殷炜昭 | 王向德 | 零价铁及其与微生物协同体系修复硝基苯污染地下水 |
2014年 | 王小蓉 | 吴平霄 | ZnAlM(M=Ni/Ti)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2014年 | 许倩 | 胡勇有 |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体系中微生物分离与功能研究 |
2014年 | 李小虎 | 朱能武 | 动物废水厌氧自电解处理方法的基础研究 |
2014年 | 卢清 | 郑君瑜 |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时空分配改进研究 |
2015年 | 吕志盛 | 冯春华 | 电容性阳极材料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问题研究 |
2015年 | 谢道海 | 冯春华 | 微生物电化学耦联驱动下高氯酸盐及硝酸盐厌氧还原研究 |
2015年 | 侯雅琨 | 吴平霄 | 粘土矿物/DNA界面反应特性及保护机理研究 |
2015年 | 龙航 | 吴平霄 | 乙胺改性粘土矿物对铯吸附性能的研究 |
2015年 | 李婉君 | 胡勇有 | 藻/菌微生物燃料电池pH自中和、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研究 |
就业形势
我院研究生近5年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均达100%。
联系方式
地 址:广东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南校区 环境与能源学院 B4-209
联系电话:020-39380569
联 系 人:刘江 陈莉娥
邮政编码: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