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分子POCT研究、教学及临床应用
报 告 人:方雪恩(复旦大学教授)
邀 请 人:刘锦斌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6月18日(星期二)下午3:30—5:30
报告地点:化学与化工学院逸夫工程馆105会议室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方雪恩,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化学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3年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03月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微纳米临床化学的教学、研究及产学研转化等工作。
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体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新型病原体引发全球大流行风险持续增加。对于如何实现病原体核酸现场快速测量既是当前基础研究的热点、也是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武器,攸关民众健康、社会安定和国家战略安全。
方雪恩教授在国际上较早将微流控限域体系带入POCT分子诊断领域,所主导和构建的现场、快速微流控核酸检测系统首次纳入中国海关总署非洲猪瘟快检行业标准和农村农业部非瘟现场检测试剂审批, 并主导完成了新冠核酸检测全自动一体机的注册报证(国械注准20213220473)。
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1427806),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7YFA0205100)和国家基金委青年项目(21505024)等;发表国际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 Chem Commun, Adv Sci, Anal Chem等国际顶尖期刊;担任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Protocols, Anal Chem等顶刊审稿人;作为主要发明人,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国际专利3项, 获得第48届日内瓦发明展银奖;主导获批国家药监局三类核酸诊断试剂注册证5项,上转化免疫微流控芯片2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完成专利科技成果转化1630.23万。
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全国生化检测标委会核酸检测工作组(SAC/TC387/WG4)成员;参编英文专著Microfluidic Diagnostics中的微流控章节;负责复旦大学本科生《普通化学理论/实验》(上海市精品课程)、《微流控生命分析》和《芯片实验室》(全校创新创业课程)3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着力医工交叉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并曾获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奖, 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三等奖, 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