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
报 告 人:马紫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8月12日15:00
报告地点:16号楼21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兼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及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电化学会中国区主席等。长期从事动力与储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电池管理系统理论及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开展国家973计划电动汽车用蓄电体系,以及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应用项目研究,取得优秀成绩。已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引12000多次,连续4年获得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能源领域)。申请发明专利120多项,PCT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多项专利已经实施与转化。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上海市曙光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上海领军人才。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 ”、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杰出研究奖”。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2019年,入选国际储能年度人物奖、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报告题目:溶剂化离子的界面传递与镁二次电池应用
报 告 人:杨晓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8月12日16:00
报告地点:16号楼21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杨晓伟,2011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4年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先后任研究助理和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2020年开始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化学工程)、科技部青年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化学工程、能量储存与转化、界面/极端限域传递现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高水平期刊发表90多篇学术论文,最高单篇他引1500余次,总引用次数6000次以上。
报告题目:催化剂的“原位与工况”模拟研究
报 告 人:赵志坚教授,天津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8月12日17:00
报告地点:16号楼21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赵志坚,2012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催化研究中心,导师为研究中心主任Rösch教授。2013-2015年,分别在美国普渡大学Greeley课题组、斯坦福大学Nøskov教授(美国、丹麦工程院院士)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目前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天津市能源化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排名第五)、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2017)、天津大学北洋青年骨干教师(2016)等荣誉。2017年起担任化工三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的Associate Editor。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辅助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及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改良,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方向。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JACS、Angew. Chem.、Adv. Mater.、ACS Catal.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一章。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联合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一项,青年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联合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