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膜结晶耦合过程:精确调控、新应用及展望
报 告 人:姜晓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18年4月8日(星期日)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15号楼216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前往!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4月7日
报告摘要:
结晶过程的精确调控决定了晶体的自组装历程和关键结构性质,是结晶过程理论和高端晶体制备的关键研究内容。本研究团队基于膜分离和结晶的新型膜过程在模型理论、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应用:
【新检测原理】创新利用“膜界面晶体成核-膜孔阻塞-膜通量骤减”物理响应原理,以通量骤减的拐点判定成核,突破光学法不能测定不透光体系成核的关键瓶颈;
【新调控机制】提出利用具有微尺度通道、可控传质的膜界面,将随机的三维宏观混合变为均匀、稳定的亚微米级二维膜界面混合,结晶过饱和度控制精度和混合效率均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
【新制备工艺】提出晶体快速生长和杂质高效迁移的双向分离协同强化机制,建立了膜结晶中高效耦合调控区的控制理论,实现超纯晶体制备;
这种新型膜结晶耦合技术,为实现结晶过程中的多相体系混合、分散和传质调控提供了新思路,将有力推动医药、生物和精细化工等领域晶体产品的高效制备。
报告人简介:
姜晓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工业结晶、膜分离过程和新型耦合分离过程的研究,通过“理、工学科融合,协同创新”,针对结晶过程的精确调控研究领域,开展高精度过饱和浓度调控、全色级溶液成核响应、晶体成核和生长耦合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化工三大期刊(AIChE J.,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上发表论文11篇,在Cryst Growth Des、Front. Chem. Eng. Sci.等期刊发表封面文章;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7项,其中6项专利已实现工业化应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