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院士团队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Ben Zhong Tang 's group

  2021-09-05 星期四

季度创新奖|2022年3-5月

发布人:薛敏  发布时间:2022-06-21   动态浏览次数:14

朱忠洪同学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文章

智能发光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多的活性位点、明亮且可协调的发光行为及超高的响应灵敏度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开发具有新型分子结构的荧光配体是构筑可控的拓扑结构和调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键。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AIEgens)是一类新型有机荧光材料,其通常在单分子状态下表现出微弱荧光甚至不发光,但在聚集态或固态下由于分子内运动受阻表现出大幅增强的荧光发射。AIEgens扭曲的分子构型为设计具有新拓扑结构和柔性的智能发光MOFs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而AIEgens独特的分子转子单元也为设计新型智能MOFs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最近,我们通过延长AIE配体的长度,构筑了具有酰胺响应的新型AIE MOFZnETTB),并通过酰胺客体吸附提升了相应MOF的热致荧光变色和压致荧光变色的灵敏度。值得注意的是,DEFZnETTB在低压下的绝对灵敏度为29.98 nm·GPa-1远高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最大值(14.4 nm·GPa-1),显示出作为超灵敏压力传感器的巨大潜力。总而言之,这项工作展示了具有扭曲分子构型和转子结构的AIEgens在设计合成具有新拓扑、柔性和前所未有的响应能力的新型MOFs的独特优势,这将为基于MOFs的智能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该工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2200850)上。

 

1. 酰胺客体促进AIE MOFsZnTCPEZnETTB)的热致荧光变色及压致荧光变色行为示意图


文章信息:

Zhong-Hong Zhu, Changjiang Bi, Hua-Hong Zou, Guangxue Feng,* Shuping Xu,*and Ben Zhong Tang*, Smart Tetraphenylethene-Based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Amide-Assisted Thermofluorochromics and Piezofluorochromics, Adv. Sci. 2022, 2200850. (DOI: 10.1002/advs.202200850), 影响因子:16.806 1 Adv Sci-朱忠洪.pdf


李白雪、王佳同学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上发表文章

炔烃是指含有碳-碳三键的化合物。在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炔烃是除烯烃及芳构化合物外的另一大类能聚合的单体。尽管教科书上涉及的很少,但炔烃聚合已成为合成具有多种结构和性能聚合物的重要工具。然而,普通炔烃的反应活性较低,聚合时常采用催化剂和/或高温。为了提高其反应活性,可通过与吸电子基团共轭连接对炔基进行活化,鉴于活化炔烃聚合的独特优势,目前其在高分子合成、材料科学、超分子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均崭露头角。相对于活化端炔而言,活化内炔不仅有类似的高反应活性,还能使聚合物结构更加多样化,进而带来意想不到的特殊性能及潜在应用。我们总结整理了活化内炔聚合的重要成果和进展,根据活化炔烃的种类可分为基于单活化内炔(酯基/羰基/卤素活化)、双活化内炔(酯基/三氟化碳活化)、原位生成活化内炔、环张力活化炔的聚合反应及产物的功能应用。而且,含有活化内炔聚合物的后修饰也有所提及。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更多的学者进入该研究领域,并指引新一代的聚合及聚合物功能开发。

本综述发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2, 40, 10.1002/cjoc.202200073)上。

 

1. 基于活化内炔的聚合

文章信息:

Baixue Li, Jia Wang, Benzhao He,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Activated internal alkyne-based polymer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2, 40, 10.1002/cjoc.202200073. 影响因子:6.002 CJC-李白雪 王佳.pdf


李建清同学在Small上发表文章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生物膜相关感染治疗极具挑战性。对新一代抗菌剂的追求必须集中在不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基础上。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抗菌治疗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针对耐药细菌感染。在PDT中产生的活性氧(ROS)可以与细菌相互作用,导致细菌重要细胞成分的氧化损伤。基于氧化膦哚(PIO)的AIE阳离子光敏剂具有高电子亲和力、良好的光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强的ROS生成能力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菌治疗候选材料。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赵祖金教授等基于PIO衍生物开发了一种高效的阳离子抗菌剂(β-PM-PIO),将其用于抗菌、抗生物膜治疗,并对其光物理性质、抗菌机理以及是否会诱导细菌耐药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工作发表在Small (2022, 18 , 2200743)上。

 

文章信息:

Jianqing Li, Zijuan Meng, Zeyan Zhuang, Bingnan Wang, Jun Dai, Guangxue Feng, Xiaoding Lou, Fan Xia, Zujin Zhao,* and Ben Zhong Tang, Effective Therapy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by Killing Planktonic Bacteria and Destructing Biofilms with Cationic Photosensitizer Based on Phosphindole Oxide, Small, 2022, 18, 2200743. 影响因子:13.281 3 Small-李建清.pdf


沈平川同学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文章

开发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高三线态能级的热稳定电子输运材料对于制备高效、稳定的机发光二极管(OLEDs)器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报道的平面型价键共轭分子难以同时具备高电子迁移率、高三线态能级以及高热稳定性。工作提出了一种“化直为曲”的电子传输层材料设计策略,即在通过在邻位取代大位阻芳环基团构建折叠型空间共轭结构。这将在一定程度减弱分子内价键共轭的同时保持较大的分子刚性。实验结果显示,折叠型空间共轭电子传输材料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形态稳定性以及较高三重态能级(−2.7 eV)此外,这些折叠分子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其电子迁移率比线性和平面折叠分子高3个数量级。理论计算和结晶学分析表明,这种空间共轭折叠构型不仅降低了重组能,而且增大了不同维度上的电荷转移积分,从而产生了不依赖于分子取向的高效多维电子传输进一步地,将折叠的分子作为传输发光层材料无论是延迟荧光还是磷光发光材料,都可以同时实现高的外量子效率和器件寿命。这一工作为开发高性能电子传输材料提高OLED的效率和稳定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该工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2022, 62, 2200374.)上。

 

1. 电子传输层设计理念图

文章信息:

Pingchuan Shen, Hao Liu, Zeyan Zhuang, Jiajie Zeng, Zujin Zhao*, Ben Zhong Tang, Through‐Space Conjugated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dvanced Science 2022, 2200374. 影响因子:16.84 Adv Sci-沈平川 刘昊.pdf


韩鹏博同学在Progress in Chemistry上发表文章

有机发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能源、健康和环境等各个领域。分子结构简单、性能容易调节和热稳定性好的新型发光材料对于构筑优异的光电器件非常重要。然而,传统发光材料往往呈现为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效应,即在稀溶液中具有高的发光效率,但其聚集态的发光往往会发生减弱甚至猝灭,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相反,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在稀溶液中不发光或者发光微弱,而分子聚集后,则发光显著增强。高效固态发光的AIE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有机发光材料面临的ACQ难题,因此成为当前发光材料研究的热点,并已经取得了众多原创性成果。然而目前关于AIE领域系统性的中文综述还非常少。近日,AIE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的引领者唐本忠院士组织部分活跃在AIE领域并参加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分子聚集发光暨第二届华人聚集诱导发光学术讨论会的中国学者共同撰写了该综述。文中首先较详细总结了AIE材料的分类和几种流行的AIE机理及其适用的体系范畴;随后,分别对一些AIE概念的衍生领域以及AIE材料的特性进行了阐述和总结;然后,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报道和研究报告,较全面综述了AIE材料在复合材料无机相分散度评价、光电和生物等应用中的发展;最后分析了AIE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该综述发表在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2, 34, 1-130)上。

 

1. 聚集诱导发光

文章信息:

Pengbo Han, He Xu, Zhongfu An*, Zheyi Cai, Zhengxu Cai*, Hui Chao*, Biao Chen, Ming Chen*, Yu Chen4, Zhenguo Chi*, Shuting Dai, Dan Ding*, Yuping Dong*, Zhiyuan Gao, Weijiang Guan, Zikai He*, Jing-jing Hu, Rong Hu*, Yi-Xiong Hu , Qiuyi Huang, Miaomiao Kang, Danxia Li, Jisen Li, Shuzhen Li, Wenlang Li, Zhen Li*, Xinlin Lin, Huaying Liu, Peiying Liu, Xiaoding Lou*, Chao Lu*, Dongge Ma*, Hanlin Ou, Juan Ouyang, Qian Peng*, Jun Qian*,Anjun Qin*, Jiamin Qu, Jianbing Shi, Zhigang Shuai*, Lihe Sun, Rui Tian, Wenjing Tian*, Bin Tong, Huiliang Wang*, Dong Wang*, He Wang, Tao Wang, Xiao Wang, Yucheng Wang, Shuizhu Wu*, Fan Xia, Yujun Xie, Kai Xiong, Bin Xu, Dongpeng Yan*, Hai-Bo Yang*, Qing-Zheng Yang*, Zhiyong Yang, Lizhen Yuan, Wangzhang Yuan*, Shuangquan Zang*, Fang Zeng, Jiajie Zeng, Zhuo Zeng, Guoqing Zhang*, Xiaoyan Zhang, Xuepeng Zhang, Yi Zhang, Yufan Zhang, Zhijun Zhang, Juan Zhao, Zheng Zhao*, Zihao Zhao, Zujin Zhao*, Ben Zhong Tang*, Aggregation-Indued Emission,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2, 34, 1-130. 影响因子:1.172 

  5 化学进展-韩鹏博 徐赫(1).pdf


韩鹏博同学在Materials Today book series上发表成果

正确的理解聚集诱导发光(AIE)的机理对于了解发光过程、设计新型发光体和探索先进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最初,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可能的工作机制,例如限制分子内旋转RIR、J 聚集、构象平面化、E/Z 异构化、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然而,它们中的大多数仅适用于有限的AIE体系。此后,还提出了分子内振动(RIV)的限制来解释一些AIE过程。本章总结了AIE机理的两个主要原因,即 RIR RIV,它们可以统一为分子内运动受限(RIM此外,还阐明了一些实验和理论工作,以提供确凿的证据。

该章节作为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的第一章出版在Materials Today book series上。

 

2. 聚集诱导发光丛书

文章信息:

Pengbo Han, Jia Wang,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Aggregation-Indued Emission, Materials Today book series, Elsevier, 2022.


杨才耀同学在Matter上发表文章

实现单个分子动态变化的精准检测是理解自然界基本物理现象和新奇效应的本征机制的关键之一。然而,由于传统测量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时间分辨率有限,在单分子水平实时检测精细的分子内运动一直存在巨大的挑战。在本工作中四苯乙烯(TPE)衍生物分子通过酰胺共价键连接到带有羧基末端的石墨烯点电极,成功构筑了石墨烯基单分子器件(图1)。通过实时电学监测,实现了TPE分子内运动行为的可视化,并通过非弹性电子隧穿谱表征了相关分子结构由于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会引起电子结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电流信号的变化反馈分子立体结构的动态变化。

 

图1. 器件结构示意图

通过调节真空环境下的测试温度(2K–180K),对比对照实验的I–t信号,并结合理论计算,将电导态进行了严格归属。利用实时变化的电流信号实现了分子内运动动态变化过程的可视化,包括TPE分子的准双键扭转(异构化)、苯环旋转以及成环中间体形成。最后,详细研究了温度及电场强度对TPE分子双键异构化的影响,根据实验统计数据推导出相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

该工作发表在Matter2022, 5, 1224–1234)上。

文章信息:Caiyao Yang, Pingchuan Shen, Qi Ou, Qian Peng, Shuyao Zhou, Jinshi Li, Zhirong Liu, Zujin Zhao, Anjun Qin, Zhigang Shuai*, Ben Zhong Tang*, Xuefeng Guo*, Complete deciphering of the dynamic stereostructures of a singl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molecule, Matter, 2022, 5, 1224–1234. 影响因子:15.5897 Matter-杨才耀 沈平川.pdf


陈浩同学在Aggregate上发表文章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作为第三代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全有机、低成本、高激子利用率等优点,不仅可以作为高效的发光材料制备全光色的OLED器件和白光OLED器件,部分TADF分子还可以作为传统荧光、磷光和TADF材料的高效敏化剂,基于此制备的敏化OLED器件具有高发光效率、低效率滚降等优势。在本章工作中,我们基于羰基受体和螺芴、螺吖啶给体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延迟荧光材料SBF-BP-SFACSBF基团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增强空穴注入和平衡载流子传输,SFAC基团和苯甲酰基构筑的D-A骨架主要负责分离HOMOLUMO轨道电子云,以实现小的EST值从而满足延迟荧光的发射。同时,SBFSFAC作为大位阻的基团还可以增加敏化剂和发光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固态下的发光猝灭等问题。此外,SFAC基团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发光分子的水平取向,从而提高其在OLED器件中光取出效率。SBF-BP-SFAC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绿光发光材料,在掺杂器件中具有高达30.6%的外量子效率(EQE),而且还可以作为橙光荧光材料、磷光材料以及TADF材料的高效敏化剂,敏化器件EQE性能分别为13.6%30.3%24.2%。对这些敏化OLED器件进行激子动力学分析和效率衰减拟合可以发现,在发光层中从SBF-BP-SFAC敏化剂到客体发光分子的能量传递速度和能量传递效率都十分优异,这可以降低三线态激子浓度从而减弱浓度猝灭效应通过TTA模拟的效率衰减曲线与实验数值得到很好的吻合,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以上器件优异的综合性能表明,SBF-BP-SFAC无论作为发光材料还是敏化剂,在OLED器件中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该工作发表在Aggregate上,已接收。

 

文章信息:

Hao Chen, Jiajie Zeng, Ruishan Huang, Jianghui Wang, Junchu He, Hao Liu, Dezhi Yang, Dongge Ma, Zujin Zhao,* Ben Zhong Tang, An Efficient Aggregation-Enhanced Delayed Fluorescence Luminogen Created with Spiro Donors and Carbonyl Acceptor for the Applications as Emitter and Sensitizer in High-Performance OLEDs, Aggregate.(已接收) 影响因子:暂无8 Aggregate-陈浩.pdf


陈浩同学在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上发表文章

聚集诱导延迟荧光(AIDF)材料同时具备高激子利用率和优异的器件效率稳定性。在本章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的AIDF分子CDBP-BP-PXZCDBP-BP-DMAC,两个分子由吸电子的苯甲酰基和给电子的CDBPPXZ/DMAC基团构成,且都具有高度扭曲的空间结构,这不仅可以抑制分子在聚集状态下面临的发光猝灭效应,而且使得HOMO轨道和LUMO轨道得到有效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值以满足高效的反向系间窜跃过程。两个分子都表现出明显的AIDF特征,它们在固态薄膜下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和延迟荧光寿命相对于在THF溶液中都有极大地提升。两个分子都有较好的双载流子传输性能,其中以CDBP-BP-PXZ作为发光层的非掺杂和掺杂器件具有高的外量子效率效率,分别高达15.5%20.8%;以CDBP-BP-DMAC作为发光层,在非掺杂和掺杂器件中分别实现了9.5%16.8%的高效率的天蓝色发射。更重要的是,非掺杂和掺杂器件在1000 cd m2亮度下都表现出优异的发射光谱稳定性和非常小的效率滚降。CDBP-BP-PXZCDBP-BP-DMAC的优异电致发光性能表明它们在OLED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该工作发表在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2022, 6, 924–932)上。

 

1. 基于AIDF分子CDBP-BP-PXZCDBP-BP-DMAC构筑的高效率、低滚降OLED器件

Hao Chen, Huijun Liu, Yi Xiong, Junchu He, Zujin Zhao,* Ben Zhong Tang, New aggregation-induced delayed fluorescent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OLEDs with high stabilities of emission color and efficiency,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2022, 6, 924–932. 影响因子:6.4829 MCF-陈浩.pdf


干晟明同学在Small上发表文章

AIE纳米颗粒在光动力治疗(PD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AIE纳米颗粒的开发和设计主要集中分子结构设计和纳米颗粒封装基质的设计。然而已经报道的AIE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不一,很难系统性评估它们的性能。在本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制备不同尺寸纳米颗粒的普适性方法:在纳米沉淀法中改变投料比、THF和水比例、THF挥发速度等,实现了一系列尺寸从sub-10 nm~120 nmAIEACQ纳米颗粒。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尺寸增大,AIE纳米颗粒的荧光也随之增加,ROS生成效率则先增后减并在35-45 nm处达到最大;而ACQ纳米颗粒的荧光和ROS生成效率随尺寸增大而减小。因此负载光敏剂的纳米颗粒的光动力癌细胞消融效果取决于尺寸。我们进一步验证了用于光动力癌细胞消融的AIE纳米颗粒的最佳尺寸约为45 nm并且显示出最高的ROS生成效率、最佳的细胞内化、最深的穿透深度。该研究将为纳米工程方法提高光动力治疗性能提供新的窗口。

该工作发表在Small (2022, 暂无DOI)上。

 

1. AIEACQ PS负载的有机纳米颗粒在PDT中尺寸相关的荧光和ROS生成效率

文章信息:

Shengming Gan, Wenbo Wu, Guangxue Feng*, Zhiming Wang*, Bin Liu*, Ben Zhong Tang*, Size optimization of organic nanoparticle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for improved ROS generation and photodynamic cancer cell ablation, Small, 2022,(暂无DOI. 影响因子:13.281 10 Small-干晟明.pdf


利用空间共轭与价键共轭的协同作用实现单分子电输运的多重量子干涉态

在分子电子学的发展过程中,分子组成成分和结构构象的多样性与可变性为开发各种新型的分子电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分子由于构型多样性而具有的多重电导态,是实现具有更高功率密度和更大数据容量的分子多值逻辑电路(如三进制,四进制等)的重要基础,区别于传统硅基的二进制逻辑电路与利用电压阈值实现的多进制电路。其中,电输运的量子干涉行为是分子尺度的逻辑电路特有的调控电导的方式,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仅讨论单个量子干涉调控模式,如价键共轭量子干涉行为或空间共轭量子干涉行为,仅实现两种电导状态的切换,关于利用价键共轭通道和空间共轭通道协同作用实现多重量子干涉态的研究非常少,而两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电导的机制也有待探究。

为了了解空间共轭和价键共轭通道对电输运的影响,以及不同通道之间的干涉行为,本工作设计了一系列基于折叠邻位链接五联苯的杂环衍生物,通过对空间共轭通道和价键共轭通道分别进行调控,进而从分子轨道角度阐明多通道之间协同作用,实现分子电路的多值输出,为构建分子多值逻辑电路提供了概念模型。

首先,在空间共轭通道中,不同的尺寸的中心芳环的引入会改变苯环堆积的紧密程度,进而改变分子能级的裂分和排列,改变分子电输运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中心芳环为尺寸更小的呋喃环的折叠分子相较于噻吩环的折叠分子,双臂会堆积的更紧密,而在电导输运中表现出更低的电导。而理论计算表明,3,4位连接的五元杂环的价键共轭对电导几乎没有贡献。f-3,4Fu的电导变低的原因是,双臂堆积程度变大之后,LUMOLUMO+1由于双臂空间共轭作用的改变发生了能级交叉,原本在f-3,4Th中表现为量子相增促进电导的空间共轭作用在f-3,4Fu中表现量子相消抑制电导的空间共轭作用。

 

其次,将3,4位连接的杂环改为2,3位连接的杂环能在不改变空间共轭通道电输运模式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分子内的价键共轭通道。而实验结果表明,在折叠结构中,价键共轭增强之后,分子的电导进一步下降,即价键共轭通道的引入进一步抑制的电子透射。而在对不同分子轨道的之间的量子干涉模式进行分解分析后发现,价键共轭主导的分子轨道会与空间共轭主导的分子轨道发生相消量子干涉,为电子输运提供反向通道,进一步抑制电导。

 

在该体系中,通过分子设计分别实现了对空间共轭通道和价键共轭通道的调控,基于不同的量子干涉模式并利用空间共轭和价键共轭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四重电导态,分别是空间共轭作用主导的相增量子传输,空间共轭作用主导的相消量子传输,价键共轭通道抵消的空间共轭相增量子传输,以及价键共轭进一步抑制的空间共轭相消量子传输。这四种电导态在电路数值运算中可以表现为0”、“1”、“2”三种数值,为实现分子三进制逻辑电路提供了概念模型。这种利用折叠分子的次级结构的多通道协同作用调控多重量子干涉态为构建分子尺度的多值逻辑电路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以Achieving Multiple Quantum-Interfered States via Through-Space and Through-Bond Synergistic Effect in Foldamer-Based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并入选为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 文章,论文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李锦诗,通讯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1788102)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B030301003)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2c0032211 Jacs-李锦诗.pdf


刘珊珊同学在ACS Nano上发表文章

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新兴的光诊疗技术,在抗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受限于光敏剂在聚集状态和乏氧微环境中活性氧(ROS生成的减少。在此工作中,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光敏剂的阳离子化分子工程策略来促进ROS,尤其是IROS产生,应用于光动力治疗耐药细菌感染。这种阳离子化增强了阳离子部分的电子接受能力,促进了系间窜越(ISC过程,并强化了电子分离和转移。阳离子化产物CTBZPyI表现出显着增强的ROS生成能力,其中羟基自由基生成占主导地位。此外,阳离子化还赋予CTBZPyI广谱的细菌结合能力和暗态下中等的细菌灭活能力。光照射后导致抗菌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MRSA感染伤口的愈合过程。这种阳离子化策略有望成为设计用于细菌感染治疗的高效I型光敏剂的通用策略。

该工作已被ACS Nano接收

 

1. 阳离子化分子工程策略用于光动力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示意图

文章信息:

Shanshan Liu, Bingnan Wang, Yuewen Yu, Yubo Liu, Zeyan Zhuang, Zujin Zhao, Guangxue Feng*,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Cationization-Enhanced Type I and Type II ROS Generation for Photodynamic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CS Nano, 2022. 影响因子:15.881 12 Acs Nano-刘珊珊 王柄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