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高效并且低成本的先进光伏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人类社会实现本世纪中叶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的挑战性目标(我国承诺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及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尽管全球科研机构为开发基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技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光伏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有机电子领域的重要代表,有机光伏技术具有多种应用优势,包括柔性、透明性和色彩管理等功能,可以被集成应用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类型的外墙,交通工具,便携式电子设备,室内光伏应用等。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技术,有机太阳电池可通过全面的溶液加工技术实现出色的器件性能,并且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尽快实现有机光伏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应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合成新材料、优化薄膜微观形貌、开发先进加工技术等,不断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然而,有机光伏器件的使用寿命,大面积加工制备工艺和加工成本等因素是至今仍然制约有机光伏技术商业化的关键性问题。
讲座详情
讲座主题:先进可印刷光伏技术 – 智能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讲人:李宁教授
时间:4月2日16:20-18:00
地点:五山校区33号楼201
主讲人简介
李宁教授
李宁,2022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师从有机光伏领域世界知名专家Christoph J. Brabec教授。2014至2021年作为课题组长在德国FAU带领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新型可印刷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表征以及相关机理研究,重点探索新一代光电功能器件,特别是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器件结构,先进加工技术以及产业化应用。近年来在Nature Energy、Science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30篇论文(引用8300余次,H-因子53)。荣获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包括2013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5年FAU优秀博士毕业生(每年3人),2017年FAU优秀青年科学家,2017年日本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德国年度十佳青年科学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