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第32届国际发明、创新和技术博览会赛事(全称International Inventi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Exhibition,简称ITEX)在吉隆坡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我院18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甲班的学子:甘小龙、钟思京、唐乔杨、何明杰、林正梁、杨佳吉、窦悦嘉组成的“ISAM Novel Teaching Team”,在Yap Boon Kar、Tan Chou Yong等老师的指导下,带着环保迷你冰箱教具参加本次比赛,并摘得2021年度ITEX赛事金奖。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学生首次参与此项赛事,首赛得金,充分展现了材创学子不容小觑的硬实力。此项荣誉获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欧洲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国际专业学会)认可。
比赛获奖团队名单公示
ITEX国际发明展于1989年开始第一届,每年举办一次,是马来西亚历时最长、最具声望的国际比赛。据悉,今年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近500项发明参加了评选,影响范围广且竞争激烈。评委根据“原创性、有用性、作品展示、市场商业潜力和环境友好性”5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展会的宗旨是寻求产品、技术与创新的价值和投资机会。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此次展会采用了线上演讲展示和线下实体展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保障参赛者和评委的安全,最大限度挖掘和建立创新人员和投资家的联系。
ITEX展会比赛当天海报
ITEX展会合作单位
团队介绍
在参赛的7人团队中,甘小龙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挖掘市场痛点与产品新意;钟思京与林正梁负责对产品进行改进;唐乔杨、窦悦嘉、杨佳吉负责视频制作与创意;何明杰负责演讲和路演ppt制作。
Boon Kar老师在产品设计和比赛细节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关键性的指导,Chou Yong老师在演讲内容和ppt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杨柳老师则在设计推广和执行上为同学们提供了重要支持。
团队成员,左起为甘小龙,唐乔杨,窦悦嘉,钟思京,杨佳吉,林正梁,何明杰
团队成员线上进行比赛展示
工作介绍
该产品的设计理念萌发于马於光院士的科研前沿讲座课。课上,马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有机半导体材料基础-热电转换原理,启发了同学们对热和电之间转换的思考。而后在Boon Kar老师的《材料物理性能》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半导体材料等相关知识并鼓励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由于“半导体制冷冰箱小组”在学生课堂展示中表现突出,Boon Kar老师邀请该团队成员参加ITEX国际比赛。
课堂展示ppt
1. 市场痛点
ITEX比赛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商业价值,为了探索课程作品的潜在价值,团队成员经过多次的谈论和对市场的调研,发现传统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和商业化教具之间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市面上的教具虽然制作精美,但定位更倾向于玩具,不能为老师输出稳定的教学效果;而传统课堂上的教具虽然经过多年检验,能够给学生输出稳定的知识,但由于教具老旧,无法吸引学生。因此,团队成员确定了产品应用的细分赛道,不断对产品本身进行优化,还创新性地提供了教学所需的配套服务,包括:课前提供教学方案和拼搭视频,减少老师备课时间;课后搭建技术人员和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社区,让师生分享教学和使用情况,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反馈。团队成员还针对产品外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补充,最终输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具产品体系。在比赛演讲中,该商业解决方案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
产品专利申请
2. 产品设计
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从初始到最终效果
Chou Yong老师赛前耐心指导
3. 市场推广
为了推广产品,团队积极与学院沟通,争取到了为18级63位材创学生准备毕业礼物的机会。随后,团队成员与设计公司联系,商讨毕业礼物设计方案,现已完成对产品外观和包装礼盒的设计工作。此外,在推广过程中,团队与多家中小学及企业达成合作意愿,充分展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和旺盛的竞争力。比赛中,产品的商业推广效果也吸引到了评委们的注意,获得了广泛而充分的认可,其中,Normy评委对团队成员们能在如此小的年纪就设计并做出这样的产品而感到惊讶,尤其对毕业礼物的环节印象深刻。
毕业礼物部分设计
中小学以及企业合作意愿信
4. 比赛启发
通过这次的比赛经历,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半导体材料知识的掌握,也锤炼了商业思维,为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同学们也通过这个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有的人为就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的人申请牛津剑桥等海外名校并继续从事相关研究,还有人希望成立公司,推进各类型教具产品的开发,并以此为契机推广实验型教学模式。
5. 团队成员感想
甘小龙
钟思京
唐乔扬
外籍教师Yap Boon Kar组织材创学生参加此次ITEX国际比赛,是我院国际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成果展示,也是一次极具挑战且富有意义的尝试。在国际平台赛事中获得金奖,充分证明了我院学生能以娴熟的英文演讲技巧征服国际评委,展示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设计,也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