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生产生活、医学、军事的领域之中,比如我们熟知的LED,还有大势所趋的OLED照明等,而有机发光材料,就是其中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发光材料。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於光教授为2019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的同学带来一场名为“有机发光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的学术讲座。
进入正题前,马教授开门见山地向同学们抛出了研究光电方向的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就是要有坚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光化学、固体物理、量子化学),第二,需要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第三,坚持特色的体系并为之不懈努力。教授对大家的期待与嘱咐让在场的同学们都燃起了青春的斗志。
发光科学在近代物理科学建立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马於光教授向同学们道来发光材料的内涵与发展历史,让同学们意识到了发光材料的重要性,也激起了大家进一步了解发光材料的浓厚兴趣。
而后马教授在大屏幕中给出的一串公式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公式包含量子力学和光电理论计算的内容,他没有过多解释公式的繁琐推导,而是以易于理解、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光电材料发光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为我们打开一扇关于发光材料的大门。
马教授提出目前限制光电材料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问题:光谱调控问题,这也是窄化OLED材料的核心问题,他以三星Galaxy S5系列作为例子,对其结构进行了剖析,指出光谱调控问题的缺陷。同时他也点明了一种T-S转化的新思路,即热激子材料,这种材料能突破Kasha规则限制,是一种高性能、纯有机发光材料的新途径,热激子材料的优势在于其接近100%的激子效率和发光效率,以及能有效地避免器件效率滚降。马教授还指出了另一种激发态调控,通过CT-π State杂化来实现高于单独CT、局域态的辐射效率。
随后的提问环节,马教授与同学们就有关光电材料与光电专业的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提出了一些中肯建议,在座同学受益良多。
本次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在张杰老师的带领下去往实验室参观,进入视线里的发光材料成果与设备令大家眼花缭乱,张杰老师也对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发光材料方向是材料类领域较为热门的方向,在21世纪的发展中有着光明的前景。这次讲座也启发了同学们对于改进发光材料的分析与思考,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能在材料这一领域砥砺前行,迎接机遇,应对挑战,为科研做出贡献,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出一份力。
文|傅桢彧
图|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