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依稀记得从LA机场走出时的忐忑与憧憬,加州海滩的清风与阳光,转眼来到了要离别的时刻,带走的是无尽的回忆与受益一生的收获。
项目简介
UCLA暑假项目是针对本土及国际学生提供的暑期学分项目,学生将在不同session内作为UCLA全日制注册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并获得具有认可里的学分。这一项目已经连续办了许多年,从仅仅针对少数高校的独立项目,到现在与SAF机构合作已经遍及全国十几个学校。2019年SAF-UCLA交流项目session c总共有273名各大高校的学生。这个项目中学生以商科类最多,涵盖了金融、经济、国贸、工商管理等专业范围,而工科学生进入这个项目仅有10人左右。
UCLA暑假项目,无论从组织到项目内容都比较完善,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项目中,每个学生跟随不同的导师,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在过程中,可以得到学长、导师的指导,具体工作和生活安排视科研组情况而定,由于每个导师仅收一个CSST学生,一般来讲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充分了解国外的科研生活。
学习生活
UCLA的校园依山而建,主要的研究设施以及教学建筑位于山脚而宿舍区则位于山上。校园附近一带的Westwood区是Los Angeles里环境及治安都比较好的区域,临近著名的Beverly Hills。
尽管Los Angeles的华人比例非常高,以至于这里的学生常常称UCLA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t of Asian,但是生活风格乃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异。
衣,相比起国内,UCLA校园里的日常着装更加随性。加州气候宜人,天天艳阳高照,室内空调却调得非常冷,所以不少同学会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常备一条毯子或外套。
食,UCLA的学生食堂主要位于宿舍区,大概有4-5个大型的自助餐食堂。除此之外,校园内外还有很多别的餐厅,平均一顿15刀。这边食物有两大特点,一是高热量,二是不会做蔬菜,所以更适合自己做饭。
住,这边所住的宿舍叫Rieber Hall,房间多为2-3人间,房间大小和国内差不多,但是家具设备比国内的好很多。楼内男女同层,每层都有24小时热水的浴室,洗衣房和休息室。宿舍一楼有一个小的娱乐室,琴房,学习室等。虽然校内住宿条件好但价格高,价格基本在1200刀一个月(博士工资一个月才2300刀左右),加之对于博士生以及研究生学校不分配住房,因此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校外租房。
行,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大部分人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因此导致公共交通不如国内便利。依靠公共交通则行动范围以及时间都会收到很大的限制。美国夜晚治安环境差,不建议单人走夜路(有专门的陪走夜路服务),没车不仅不能出远门而且晚上不敢活动。因此未来若长期在国外生活的话,买车是必备的。
科研经历
我跟随的导师是Prof.Relly和Prof.Henary,是UCLA做有机化学方向为数不多的两位知名学者,后者作为我的实验导师,曾经是做大分子修饰课题的,最近突然转向更偏向物理的等离子波研究。他是根据学生定课题的,非常注重学生发展和培养,可以说是很负责任的一个教授。我在暑假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做关于有机聚合物的简单合成以及利用仪器做红外核磁等数据表征。
前期任务主要是先了解实验室工作以及基本的计算和概念,包括用实验室规章制度,安全守则,仪器用具的检查和药品清点熟悉,然后利用Matlab对我们器件的透射率,反射率等参数的计算,并且改变各种参数,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优化和利用其性质提出一些应用方向,并用COMSOL对其进行了验证。由于我同时还有一门理论课,很多东西只能白天自己思考,晚上才有机会整理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所以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不能很快解决,比如很多文献中提到的方法过于繁琐,真正的实验条件夹杂在密密麻麻的赘述之中,只能硬着头皮去通看,但看完了发现其实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由于课题组目前的工作很偏向物理,对于我这样以前主要接触化学类的学生,在对于问题的理解上来说,还是有很多困难之处的。
最终在课程技术结束时取得的科研成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有成就感,但是经历了整个session对于科研还是有很多认识上的提高的,导师对结果也很满意,而且一直强调科研能力提高需要时间,不能着急,尤其对于研究新式分子表面结构的工作,理解上需要一定的时间,相比于工程化以及应用领域的研究,不仅合成及表征存有难度,出现优秀的结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句话也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方向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