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学院动态
News & Events
学院动态
携手同行,耕耘华园!这对马来夫妇决定延长在中国的生活,只因遇见他们……
2020-05-18


编者按


以外籍高端人才为主体的专职教师队伍,已成为我院教师团队的生力军!


为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及材料类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战略性创新思维、独立科研能力与组织领导才能的拔尖人才,2016年,学院开始招收材料类全英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设置与国际著名大学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使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聘请部分外籍教师对创新班的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无论是在仪器繁多的实验室里,亦或是氛围轻松的教室中,还是校园的普通一角,你都能看到外籍教师与学生交谈的身影。


外籍教师的加入,让示范学院的课堂拥有了不一样的魅力;与此同时,他们也与示范学院的学子们共同成长。


01

▶居于华夏,随遇而安◀


2018年,来自马来西亚的 Tan Chou Yong与Yap Boon Kar夫妇受邀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良好的教学环境、温馨的学术氛围、充沛的研究资源打动了Chou Yong和Boon Kar,他们决定留在华工继续自己的事业。 


Tan Chou Yong(左一)和Yap Boon Kar(右二)


来自各方的关怀驱散了初到异国的孤独感,Chou Yong和Boon Kar在华工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学院定期组织的工作午餐会让他们与工作伙伴更加亲密,中秋节与学生们的聚餐、搬家时学生忙前忙后的身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扫码乘车、刷脸支付则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科技智造的便利。


工作之外,孩子的教育成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学校急人之所急,主动帮忙将Chou Yong和Boon Kar的两名小孩安排到学校附属幼儿园和附属小学上学,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华工不仅硬件条件先进,人文关怀也十分到位,我们十分感谢华工。”



上:Chou Yong、Boon Kar和家人

下:Chou Yong(左二)和Boon Kar(右二)参加学校环湖跑活动


02

▶良师益友,相伴相行◀


相比马来西亚的美式教育,中国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入且考试繁多。两国教育制度的差异、与学生的交流障碍都为Chou Yong和Boon Kar的教学带去了不小的挑战。为减少沟通不畅引起的障碍,Chou Yong和Boon Kar投入更多时间备课,同时也当起了学生的英语老师。学生对英文题意的错误理解是全英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减少这种错误,两位老师总是耐心解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并提升英文阅读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不习惯团队合作。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Chou Yong和Boon Kar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类新颖的课程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当中。


03

▶Tan Chou Yong:寓教于乐,引导创新◀


Chou Yong作为教师代表参加2018年国庆活动


Chou Yong乐于挖掘学生的潜力,“try to expose yourselves more”是他对学生的口头禅。有学生提到:“Chou Yong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就强调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要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育不是为了灌输知识而存在的,教师的本质是激发并唤醒学生的能量。”


去年5月,Chou Yong设计了一次全英海报展示比赛,让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内容设计一张符合学术规范的英文海报,并身着正装向评委和同学进行全英展示。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制作学术海报的能力,也让他们在面对评委时不再羞于表达,能够自信展示。Chou Yong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相信自身的能力和实力,在日后的工作中展现真正的自我。



Poster Presentation比赛现场剪影


上学期,Chou Yong尝试了新的Pre模式—Video Presentation,同学们选择具体课题,走出课堂,下工厂、进博物馆或去户外实地制作微视频并进行展示。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细心的制作,学生们交出满意答卷的同时还体验了担任主播的乐趣。


 
  • 1/4
  • 2/4
  • 3/4
  • 4/4

Video Presentation 学生视频截图合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Bruce(17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郝运)课程微视频



Sunny(17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龚晨)课程微视频


在另一门课程中,Chou Yong会指导学生使用HYMOSTRUC 3D模拟软件,进行混凝土砂浆的一系列模拟,得到数据后撰写分析型论文……Chou Yong对学生寄予厚望,他常与学生探讨行业或研究上的短板,希望他们能脱离课本的单纯理论,看到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以及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何为了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而前仆后继。Chou Yong老师循循善诱,将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和理念传递给每位学生,让学生们明白作为一名新工科人的责任与担当。


04

▶Yap Boon Kar:谆谆教诲,亦师亦友◀


“爱岗敬业,平易近人”是学生们对Boon Kar的评价。从基本概念到公式计算再到分析应用,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Boon Kar十分注重阶梯式的引导方式。她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和他们共同探讨,溯本求源;她也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课堂上请学生上台演示并给予细致评价,课后与学生互动亦师亦友。


Boon Kar(右)为学生颁奖


提到Boon Kar,有学生这样说:“Boon Kar老师对待教学相当认真,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会反复讲授,还会请同学们复述内容并进行点评;温故知新是她教学的一大亮点,总觉得她教的想忘忘不掉,每节课都会有很大收获。”


疫情期间,Boon Kar引用牛顿和武林高手的事例鼓励同学们在家不负光阴,好好充电


在课下,Boon Kar常常利用Office Hour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在同学眼中,“老师对待每位同学都很认真。之前我请老师帮忙检查课程论文,没想到老师竟然打印下来一页页地仔细查看,并指出好些课上讲过但我没注意到的细节(感觉有点惭愧),并对英文以及内容都提出了建议。” 在Boon Kar的引导下,学生们学会了使用Endnote,Turnitin,Grammarly等学术软件,自身的科研写作和英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学业指导之外,Boon Kar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为他们的人生规划提出建议。于学生而言,Boon Kar不仅是博学的老师,更是亲切的朋友。


后记


三人行,必有我师。Chou Yong和Boon Kar的两个孩子中文进步很快,在家中俨然成了他们两人的中文老师。面对学生时,他们也保持求知心态,亦师亦友共同进步是他们的准则。Chou Yong表示,中国学生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在日常与学生交流中他常能收获许多。


 “我们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并有幸参与其中,希望自己在未来也能够取得进步。”Chou Yong和Boon Kar已将原先的工作计划继续延长,他们相信未来自己会和华工一起创造更傲人的成绩。


人物名片



Tan Chou Yong 

2004年获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马来亚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任马来亚大学副教授,目前在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任教。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生物陶瓷和燃料电池技术材料,同时也是该领域高影响力研究期刊的活跃审稿人。迄今已发表120多篇科研论文,获奖30余项。Tan Chou Yong是英国工程委员会特许工程师(Engineering Council UK),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IMechE, UK),马来西亚工程师委员会专业工程师(Board of Engineers, Malaysia),以及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会员(IEM, Malaysia)。


Yap Boon Kar 

2003年获帝国理工学院硕士学位,2008年获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任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大学副教授,目前在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任教。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和无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如LED、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同时也是该领域高影响力研究期刊的活跃审稿人。迄今已发表100多篇科研论文,获奖10余项。Yap Boon Kar是国际研究与发明博览会评委(Exposition of Research and Inventions),马来西亚发明与设计协会终身会员(MINDS, Malaysia),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会员(IEM, Malaysia),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员(IET,UK)。



感谢16、17材创班学生提供的文字和视频素材


招生电话:87110737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