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眼镜后,是一双灵动的眼睛; 不时上扬的嘴角,总给人一种温暖感。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里,这位高高壮壮的福建少年郎把学术上的严谨与运动中满满的活力很好地融合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奇妙地让人忍不住地称赞。他就是示范学院全英创新班第一届学生——刘昊。
人物名片
刘昊,2016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学生,目前已发表SCI论文两篇,首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100米自由泳亚军、50米自由泳季军、4x50米自由泳接力季军。
不爱英语的理科生不是好的游泳选手
98年出生的刘昊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很爱运动。2018年,他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游泳队的一员,参加了首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并取得不凡的成绩。“我小时候其实有练过一段时间的游泳,虽然在初高中时因学业繁重,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整体基础还是有的”,刘昊很是自豪地说。
第十届大学生运动游泳比赛
刘昊(右三)
首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
刘昊(右一)
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华工学子取得好成绩
虽然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但刘昊对英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与其说英语是一门学科,倒不如说它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让我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的语言工具。”对英语热爱到什么程度呢?“高考志愿差点就填了英语专业!但细想之下,英语相比于理工科其他专业,它仅仅是语言工具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即使没有目标也不能荒废时间!”
“其实大一的时候我还是挺迷茫的,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深入研究,就想着先把学科基础都打好,稳扎稳打才能给自己更好的选择。”整个大一时期,刘昊都在努力打好基础,同时也在慢慢加深对材料整个大行业的了解,空闲时经常参加课外拓展活动,慢慢地摸清了材料的一些基本方向。最终,他选定现在一直研究的光电材料方向,目前主要研究OLED发光材料。
“现在的我才真正明白,迷茫这东西吧,你强它就弱!”刘昊坦言,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即便没有目标也不能停住脚步的道理。比如,高一的时候,刘昊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加之自己在外地就读,脱离了父母的管束,没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模式,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成绩不尽如人意。“好在我后面意识到那样的状态是不行的,必须要让自己回到从前的学习状态,努力努力再努力!” 最终,刘昊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类全英创新班。
大二下学期,刘昊进入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最开始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研究一些发光材料的机理,后面自己上手以后开始做合成分子实验。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现象,与师兄师姐探讨后,在前辈的指引下,刘昊与他所在的团队发表了2篇SCI论文。
放松心态,努力追逐科研梦
提到未来的规划时,刘昊充满了向往,“未来我会继续这个方向的学习,读研考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固然值得庆贺,但与做实验本身相比,刘昊觉得后者更能让他感到愉悦和充实。
回想起在实验室的时光,刘昊面带微笑地说,“其实有些实验给我带来很大的挫败感,起初我常因为这些错误的数据感到懊恼,可后来转念一想,错误的数据也许是因为我本身的计算方法就有问题,每一次的错误都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方法。一次错误带来一次成长,每次成长都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
实验室的经历也让刘昊在生活中处事更加淡然,“感觉自己变得老成了不少,遇到困难挫败也不会只颓在宿舍,我会从中找到一个‘亮点’吧。事情一定都是双面性的,以前我只看到了不友好的一面,现在我能够在不友好的事情中找到最友好的一点。”相信这样的心态会帮助刘昊在科研路上取得更好成绩!
写在最后
在材料类全英创新班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刘昊也从最初的懵懂少年成长为可以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师弟师妹建议的成熟大哥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很希望示范学院和我都能够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