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峰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李至祎 发布时间:2024-06-18 浏览次数:259


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峰教授的论文《基于马克思对象化劳动理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顶级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

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神奇功能正在给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它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堪与工业革命相媲美,由此成为当代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无疑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深入探察的新领域。该论文从马克思的对象化劳动理论出发,揭明人工智能大模型具有劳动产品和劳动工具的双重属性,并蕴含社会一般智能及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显著特征。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也使马克思对象化劳动理论获得了新的诠释和丰富,使对象化劳动的聚焦点从产品转向服务、从物化扩展为数字化,还使通常表现为静止性存在的对象化劳动呈现出自我学习和进化的活力,从而使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边界具有可移动的模糊性。文章指出在使用大模型的人机交互中,劳动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人类走向新的自由和解放。

作者简介:

肖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多项,出版《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发展的哲学形成》《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脑机接口哲学》等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300余篇,其中10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转,多部(篇)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