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科学类)的通知

发布者:陈师琪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10

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科学类)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1.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用于资助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开展自主研究,引导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回应重大问题、凝练研究方向、开展交叉研究,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培育产出高水平成果。设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重点项目资助额度为6—10万元;面上项目资助额度为3—5万元。

2.出版资助项目:资助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著成果出版,要求专著聚焦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较高的质量,且专著基本定稿。获资助成果纳入“华工社科文库”管理,资助额度为5—10万元。

3.跨学科青年团队:遴选组建一批跨领域、跨学科、跨单位的优秀青年团队,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培育跨学科领域领军人才。首期拟资助20—30万元,后续根据考核情况确定资助经费,具体要求如下:

1)负责人要求:应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 周岁,前期须承担过国家级项目并产出过A类以上成果(或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并具备协作所需的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2)选题设计:聚焦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突出跨学科协同创新,对接决策需求,参与高端对话。团队成员前期有较好合作基础,根据研究需要吸收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科研人员参与(含境外合作伙伴)。

3)攻关方向:团队须围绕选题确定主攻方向,须有明确研究路径和研究计划,设计子课题,但一般不超过5个。

二、项目任务要求

1.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重点项目要求发表D类及以上成果不少于4篇,或C类以上成果不少于2篇;面上项目要求发表D类及以上成果不少于2篇。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免鉴定结项:(1)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重点项目发表2篇B类及以上成果,面上项目发表1篇B类及以上成果;(3)获省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

2.出版资助项目:著作正式出版。

3.跨学科青年团队:1完成C类以上成果不少于5篇,其中A类成果不少于1篇;(2)完成决策咨询报告不少于3篇;(3)围绕主攻方向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场;(4)积极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

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免鉴定结项:1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2)发表2篇A类成果;(3获省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开展研究,按期开展验收工作。项目原则上不受理延期申请。

三、申请人条件要求

1.申请人须为学校在职科研人员,并且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

2.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恪守高校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职业道德规范。

3.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申请人年龄应未满40周岁[19831月1日(含)以后出生];跨学科交叉团队负责人年龄应未满45周岁[19781月1日(含)以后出生]。

四、限项要求

1.申请人同年申请中央高校项目(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限1项。

2.在研中央高校项目的申请人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3.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总数超过5项的原则上不得申报。

五、受理安排

1. 申请人按照申请项目类别填写申请书(附件1-3),纸质版提交所在单位进行审查,签署具体意见并加盖公章;电子版命名为:学院全称-项目类型-申请人姓名,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重点/青年面上-张三,以PDF格式交所在单位科研秘书,由所在单位汇总。

2.请各二级单位于2023522前将申报材料报送社会科学处。申报材料包括:(1)经学院审核盖章的项目申报书纸质版一式5份其中出版资助项目还需附书稿一式5份;(2)各类项目申报书PDF格式电子版(电子文件直接转换,无需盖章扫描);(3)学院汇总表纸质版一份和电子版。申报材料不受理个人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各学院应严格把关,做好资格审查,确保申报材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定位要求,是否存在不良记录等。严禁申报人弄虚作假,严禁项目申报时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伪造材料骗取申报资格等不端行为。

 

联系人:陈师琪

电话:87110822

邮箱:scuta21@scut.edu.cn

地址:笃行楼913室

 

附件1:申请书(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doc

附件2:申请书(出版资助项目).doc

附件3:申请书(跨学科青年团队).doc

附件4:申报汇总表.xls

附件5:学科代码.xls

 

社会科学处

20234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