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科发基〔2008〕80号文件和科技部国科基函〔2008〕9号文件的文件精神,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前沿,在湾区协同发展与气候适应、建筑绿色设计与文化传承、结构低碳建造与韧性提升、城市智能感知与数字驱动等主要研究方向部署自主研究课题,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整体学术水平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1.课题部署
2024年度,需申请和评审的自主研究课题分为重点类和探索类2种类型,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动态调整”的原则,由实验室固定研究成员牵头自由申报,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跨学科、跨学院交叉组合。具体申报要求详见《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建筑实验室字[2023]第24号)。
1.1课题资助方向
(1)湾区协同发展与气候适应
①透明围护结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理论与应用
②亚热带地区古建筑的保护性照明理论和创新技术
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协同创新机制
④基于感知的建筑与环境声学及多元景观营造
(2)建筑绿色设计与文化传承
①中国传统营造智慧与城乡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②绿色低碳理念与亚热带可持续建筑设计
③建成环境性能评价与高密度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④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的适应性改造与功能提升
(3)结构低碳建造与韧性提升
①高性能材料及结构体系全寿命设计与高性能循环利用
②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理论
③工程系统运维性态全过程数字孪生建模理论及方法
④极端灾害作用下工程系统耦联失效防控与韧性提升
(4)城市智能感知与数字驱动
①城市(群)全空间建模与数字孪生
②城市(群)交通系统诊断与优化
③城市(群)功能空间绩效评价与布局优化
④城市(群)绿色发展关键指标的评估方法
1.2课题资助类别
1.2.1重点类课题
重点类课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技问题,支持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原创性的联合攻关,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孕育重点突破,形成对国民经济和相关科技领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重点类课题的申请者,应具有正高职称且具有主持国家级项目的经历。
根据研究经费情况,实验室本年度拟设立重点类课题3~4项,每项资助额度为60~70万元,执行期限3年,根据研究进展及成果分年度拨款。
1.2.2探索类课题
探索类课题针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技问题,鼓励开展创新性探索,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探索类课题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主持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项目的经历。
根据研究经费情况,实验室本年度拟设立探索类课题10~12项,每项资助额度为20~30万元,执行期限3年,根据研究进展及成果分年度拨款。
2.成果要求
2.1重点类课题
结题验收时,每项课题至少满足下列任一成果要求:
(1)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项;
(2)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3)在国际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PNAS等正刊或子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研究论文1篇;
(4)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同等级项目1项。
2.2探索类课题
结题验收时,每项课题至少满足下列任一成果要求:
(1)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项;
(2)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少于8篇;
(3)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
(4)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3关于论文、专著、科技奖励等成果署名的规定
(1)科技奖励署名要求: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华南理工大学或深圳大学。
(2)学术论文和专著署名要求:负责人或课题参与成员应为第一或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应为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3)所有成果应在课题执行期限内获得,并进行正确标注且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
3.申请时间
2024年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0日。
4.申请方式
课题申请者需在规定的期限内登录实验室网站:http://www2.scut.edu.cn/sklsbs/,下载专区下载《自主研究课题审批表》,填写完成的申请表需申请人签字后,向实验室递交一式1份,邮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励吾科技大楼5楼506,同时将电子版文档发送至邮箱:zhaojie@scut.edu.cn。
5.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励吾科技大楼5楼506)
联系人:赵洁、彭焕红
联系电话:020-87110701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