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轻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实验室自建室起,就组建了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面向我国文献保护创新技术需求,主攻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对策、纸质文献利用技术服务、当代重要文献预防性保护对策等三大方向,持续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樊慧明教授领衔的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创新了文献保护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装备。针对各种纸质文献不同的修复要求,开发了多种脱酸、增强、杀菌、防霉、防潮新材料和批量处理工艺;针对单页档案文献脱酸增强修复需求,开发了单页文献自动雾化脱酸机;针对单本书脱酸增强修复需求,开发了单本书脱酸增强处理装置;针对多本书批量化脱酸增强修复需求,开发了智能化批量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该装置还可用于对多本书进行杀菌、防霉、防潮处理;针对重要珍贵文献长久保存的需求,开发了多种耐保存专用纸,如环保型宣纸、弱碱性耐保存竹书画纸、《广州大典》防伪专用纸等,为我国的纸质文献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策建议和人才储备,也为红色党史文献的保护利用提供科技支撑。科研成果应用于《广州大典》、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文献、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珍贵文献等的保护,服务于“红色甲工”等党史重要文献保护修复,让古籍“重获新生”。同时,还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研究成果被制作成微党课等党史学习教育材料,激励党员以榜样为标杆,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媒体报道:
1、【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卫视•湾区最新闻】真空雾化 “老年”文献“强筋骨”
2、【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广东广播电视台:真空雾化 “老年”文献“强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