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天津大学马骁楠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报告题目:有机光电材料激发态暗过程的电子-振动耦合效应研究
报 告 人:马骁楠 教授(天津大学)
邀 请 人:马於光 院士
报告时间:2025年4月3日(周四)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5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作为有机分子激发态动力学的重要基础,电子-振动耦合对有机光电材料及其OLED器件的各项性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有机发光材料为例,高频模式主导的强电子-振动耦合使发光光谱展宽,导致OLED器件色纯度降低。同时,具有较高跃迁重整能贡献的振动模式与激发态结构弛豫关联,产生快速无辐射跃迁通道而降低发光效率。在这一报告中,我将汇报课题组近期在有机发光材料激发态动力学领域的工作。基于飞秒瞬态吸收(fs-TA)等超快光谱实验及热振动关联函数(TVCF)等理论方法,我们分别在弱耦合和强耦合框架下研究了电子-振动耦合对TADF材料激发态暗过程(如单重态无辐射失活和系间窜越等)动力学的调控规律。同时,我们进一步将研究扩展到了强激子离域条件下基-激缔合物生成和单重态裂分等过程中的电子-振动耦合效应研究。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理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在报告的末尾,我将进一步汇报在上述工作中认识到电致发光器件激发态动力学中的一些基础性技术障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思路。
个人简介:
马骁楠,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会分子光子学与激发态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谱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国洪堡学者,柏林自由大学达勒姆青年学者,德国科学基金和新西兰马斯登科学基金特邀评审人。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到2018年底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基尔大学和维尔茨堡大学工作,2019年起在天津大学建立课题组并开展独立研究工作。长期从事超快与非线性光谱技术、凝聚相激发态动力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实验物理化学研究工作,回国独立工作以来在J. Am. Chem. Soc., Chem. Sci., J. Phys. Chem. Lett.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近二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