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於光
▎基本信息
| |
▎研究方向
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共轭聚合物、电化学交联聚合物)小分子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有机晶体结构、激光性能等)电致磷光材料与器件
|
▎招生专业
研究生 | 博士生 |
|
|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1年9月-1991年7月,吉林大学 化学系,本科、硕士、博士 1991年7月-1993年9月,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系,博士后 1993年11月-1998年9月,吉林大学 副教授 1995年7月-1996年7月,1998年1月-1998年7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1998年9月-今, 吉林大学,教授 1999年6月-2000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教授 2006年7月-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12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科研与教学情况
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重要学术贡献包括:(1)提出并论述了利用磷光材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原理,”开拓了一类大幅度增加器件效率的材料体系”;(2)发现了被命名为X-聚集的发光效率最高的分子排布方式,”交叉的分子堆积实现了有机分子的高效率蓝光发射”;(3)发明有机发光薄膜的电聚合方法,”这个技术可能发展成用于有机全彩色显示的RGB图案化的新技术,在工艺的简单性和成本方面要优于目前的技术。作为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承担科研项目:
1.电化学聚合薄膜的结构与功能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01-2018/12,280万
2.面向电泵激光的有机晶态材料设计、制备及器件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013/01-2015/12,140万
3.“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体系与理论探索”,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子课题,2009.01-2013.12,273万
4.结构精确共轭大分子的可控制备与功能研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9.01-2013.12 ,105万
5.光电有机功能晶体的制备及应用于发光与激光器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009.01-2012.12,100万
6.发光的电沉积薄膜用于彩色OLED的新技术研究,科技部,863项目2006.01-2008.12 ,100万
7.有机共轭光电材料中CH-p弱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对电子与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6.01- 2008.12,26万
8.PPV类共轭聚合物中顺式“缺陷”的电子结构特征及对电子与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5.01- 2007.12 ,25万
9.有机聚合物三重态电致发光材料与高效率器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5.10-2006.10,40万
10.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2.01- 2005.12,80万
11.三线态发光材料及相关主体(host)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科技部973计划,”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 课题3,2002.01- 2008.12,1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