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安排的通知

2021-06-15 463

根据《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公众开放活动的通知》要求和疫情防控需要,实验室将于2021619日早上9:20开展科技节线上科普活动。

一、活动内容:

1科技战疫,科普强国

时间:2021619日上午9:30-11:30

蒋尚达教授:从正多面体到元素周期律


报告人简介:蒋尚达,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201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获得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1-2014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洪堡学者,2014-2015年在法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2020年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所任副研究员,20209月起受聘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任全职教授。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同年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科普专委会委员,2018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事分子磁性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学研究,研究磁性分子的量子相干行为及电、光和磁等对分子自旋的相干操纵方法。

报告摘要:元素周期表是每一个化学工作者的最基本工具,其中蕴含着从微观到宏观的美感和规律性。人类对这一重要规律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从公元前六世纪到18693月,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四元素到周期表,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元素周期律和正多面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报告将为听众阐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并展示一些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实例。

 

2科技战疫,学术先行

时间:2021619日下午14:30-17:00

(1)周博教授:上转换发光调控与应用

报告摘要:稀土上转换发光是指低能量光子激发而获得高能量光子发射的现象,在激光、传感、显示、防伪、信息安全、生物成像与医疗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工作主要介绍我们在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机理,实现了多种稀土在NIR II响应的上转换发光;通过设计界面能量传递(Interfacial Energy Transfer, IET 实现了发光颜色的精细调控,并且为深入理解与调控稀土离子之间能量传递、能量迁移等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通过构建正交发光实现了稳态激发的单一颗粒红-绿/-蓝双色和红绿蓝三基色调控。上述进展为稀土光学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兰林锋研究员:可拉伸电子器件的构建及应用

报告摘要:可拉伸电子器件因为在仿生传感、健康监测和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将对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报告将介绍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的研究和器件的构建,主要包括开发新型可拉伸基底材料、可拉伸功能材料和可形变的电极材料等,利用这些材料构建应变传感、仿生触觉传感等可拉伸器件,进一步探索可拉伸器件在仿生传感、健康监测、智能机器人以及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3)张凯副研究员:激子解离窄化(EDN)窄带有机光探测器

报告摘要:光探测器是一种可以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疗、数据通信、成像识别等多个领域。光探测器按照其对入射光线的响应范围不同,又可以分为宽光谱响应光探测器和窄带光谱响应光探测器:宽光谱响应光探测器对入射光子能力大于半导体材料带隙的所有光子均可做出电流响应;而窄带光谱响应光探测器则只针特点波长的光子有响应而对其它非探测区域光子无响应。窄带光谱探测器在全色显示、近红外成像、全天候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中,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商用的窄带光探测器是通过无机硅光电二极管耦合光学滤光片来实现。但这种方式通常会因为滤光片的引入而造成额外的光学损失,且存在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实现响应光谱的渐变调节等问题。与无机半导体相比,有机半导体在需要质轻、柔性和可光谱调制的领域展现出更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开发了无外置滤光片的高性能窄带有机光探测器,该器件结构的核心在于由较宽带隙的有机电子给体材料与较窄带隙的有机电子受体材料构成的多级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有效压制探测窗口外光谱响应的同时,能够很大程度地保持对检测光谱波段的探测灵敏度;多层膜结构提高了外电路电荷的注入势垒,有效地抑制了暗电流密度,提高了比探测率;此外,探测器变现出电学稳定的光谱选择特性,因而在高的外加偏压下仍能保持窄带响应特征。最终器件在探测光波长为860 nm处,获得了峰值外量子效率达65%,半峰宽为72 nm,峰值比探测率超过1013 Jones的自滤光窄带有机光探测器。

 

(4)胡蓉博士:走进聚集诱导发光

报告摘要:发光材料在诸多新兴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许多发光材料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强,但是在高浓度或聚集后发光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现象,导致这些分子在固态下不能发挥最佳功能,从而降低应用效果。2001年,我国科学家唐本忠院士突破传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的科学概念以及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分子内运动受限的工作机理,由此开创了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引领、国外科学家竞相跟进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AIE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健康、环境及公共安全等前沿领域,并且部分材料已经实际应用。

 

二、活动参与方式:

1腾讯会议直播

会议主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

会议时间:2021/06/19 9:20-17:00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