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师生赴日本福冈、京都开展学术调研
发布时间: 2023-11-11 浏览次数: 247

   20231025-2023112日,基地主任安然教授、张欢博士与研究生程镜霖赴日本福冈、京都两市进行了学术调研。

调研第一站:日本福冈(10.25-11.29日)。中国广州与日本福冈市是一对姐妹城市,双方友好关系已持续四十余年。在广州市外办的引介下,受福冈市国际交流课邀请,在安然教授的带领下,师生在福冈市展开“广州-福冈友好城市关系发展”的主题调研。经福冈市国际交流课安排,师生对西福制茶社社长——西宏史先生、福冈-广州荔枝俱乐部理事长千叶由纪子女士、福冈市国际交流课课长上原里美女士以及山口遥系长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在建设友好城市的工作中,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民间的交流与往来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当两国关系冷淡时,民间交流会愈发关键,能够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友好城市建设中,“政府”和“民间”的关系就像哲学中的“阴”和“阳”,不断变化,相互支撑,呈现和谐的动态发展。


 图1 与西宏史先生合影合影            图2 与千叶由纪子女士合影

 图3 与上原里美课长合影留念        图4 与山口遥系长访谈剪影

 

在福冈市国际交流课官员的陪同下,师生参观了“金印公园”——“汉委奴国王”印的发现地据考证,奴国在今日本九州北部福冈境内。《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印绶可见汉委奴国王金印就是汉光武帝赐给倭的奴国国王之印金印的发现意义重大,标志着历史上的日本与中国已经有一定的交流与往来,而这也正是广州与福冈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基础。两市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二年(1980年),广州时任革委会主任杨尚昆先生来到金印公园,望着大海对面的中国广州,题词“带水横陈 两市相望 友谊永恒”,纪念两市友好关系的建立。


5 金印纪念碑

图6 杨尚昆先生题词

 

在福冈调研的过程中,师生深刻领悟到友好城市关系的珍贵,不仅架起了两地之间的桥梁,更是联结两国文化和人民心灵的纽带。感谢广州市外办和福冈市政府提供的此次调研机会。期待未来更多的探索与发现,为两城之间的友好关系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调研第二站:日本京都(10.30-11.1日)。依托在研项目,基地师生在京都立命馆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分为两大部分,即课堂观摩和访谈。在立命馆大学孔子学院,观摩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陈圆老师的初级汉语沙龙课。该孔院的汉语沙龙课是福利性质的,受众为在孔院注册学习的学生,一周一次,每次1.5小时,每周话题不同,教师根据学生需求以及当下的热点择取话题。汉语沙龙课旨在为学生提供汉语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社会、饮食、历史等内容,而语言知识以外的内容,正是中国不同层面的内容,其实也就是中国形象。


 图课堂观摩剪影

 

观摩结束后,师生与孔院中方资深院长祖人植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陈圆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日本本土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的访谈。访谈中,祖院长提到,除了语言知识,与中国形象相关的内容须按照“正面为主”“中性为主”“学生需求”的原则来进行选取,合理编排。同时,也强调,谈中国形象,建议首先从相同点、共通性入手,让大家看到中国的真、善美,这样容易引起共鸣;其次,如果是中国的独特之处,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形象;第三,中国故事柔性讲,切忌硬讲、生讲。另外,陈圆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保持客观、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汉语、中华文化与中国形象”。


    图8 与祖院长合影           图9 与祖院长、陈老师合影


此次赴日本福冈重点调研广州-福冈两市友好关系的构建与发展,了解了中日城市之间的联结与互动赴京都主要考察立命馆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的相关内容,充实而丰富,看到了中文教育在日本的不断发展。无论中日城市间的友好关系,还是日本中文教育的发展,都可以彰显中国与日本这对“一衣带水”的邻邦国的友好关系与密切往来。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Language & Cultural Stud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