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地成为粤港澳高校汉语教育联盟成员 安然教授赴港参与成立典礼暨第一届论坛 |
发布时间: 2023-09-18 浏览次数: 302 |
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与中国语言学系于9月14日举办“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联盟”成立典礼,云集粤港澳三地的汉语言教学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联盟成立的历史时刻。 “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联盟”由教大、暨南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牵头成立,已获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会批准。至今,联盟已有25所粤港澳高等院校加入,致力促进汉语言教育领域的交流协作,推动资源共建共用,以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在单韵鸣教授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成为成员单位之一,单韵鸣教授是理事代表。 (图为成立典礼现场) 典礼嘉宾包括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吴程副部长、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陈玉林处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教大副校长(学术)郑美红教授及联盟召集人教大中国语言学系副教授梁源博士等。陈智轩教授致辞时表示:“新联盟能为粤港澳三地的高校,在汉语言教育领域的交流协作开启新篇章。我相信,联盟有利培育兼备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怀的人才,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典礼仪式后,“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论坛”于翌日(15日)展开。本次论坛以“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为主题,聚焦近年大数据及AI科技为大湾区汉语言教育带来的挑战及机遇,同时,亦会探讨汉语言教育课程及师资培训的最新发展。 论坛设有三场主题演讲,分别由教大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学系兼任讲座教授李子建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崔希亮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未来学院院长郑国民教授主讲。主题包括大湾区语文教育政策、人工智能与国际汉语教育以及中国基础语文教育改革。 基地主任安然教授在15日上午发表了题为“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国情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安然教授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近二十年,本次报告是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基础,站在中国国际学生教育背景下,从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文化认知的理解两个方面延伸至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国情教育探索研究。
(图为基地成为联盟成员证书) 在报告中,安然教授以华工的国际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例,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国情教育和地域文化在汉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实践心得,最后提出,教育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跨到“他者”视域,加强跨文化理解,了解“他者”生产传播内容的动因。 论坛另设4场论文专题报告,由20多位位联盟成员代表主讲。基地学生蔡培君和程镜霖亦跟随安然教授参与本次论坛,均收获良多。
(部分内容转载自:教大举办「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联盟」成立典礼暨第一届论坛 https://www.eduhk.hk/zhs/press-releases/ghmua-for-chinese-language-education-inauguration-ceremony-cum-first-forum) |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Language & Cultural Stud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