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党委办公室(含保密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和学校办公室(含法律事务办公室、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北京联络处)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各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眼学校发展大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推进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专项工作
(一)全力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2011年以来,两办积极投入学校60周年校庆筹备和组织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组织机构成立,校庆筹备会议组织,校庆指导思想、原则、主题讨论凝练,校庆项目实施方案、庆典项目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校庆嘉宾管理系统和短信平台开发测试等筹备工作。二是以严谨的态度组织开展校史追溯问题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数易其稿,最后予以公布。三是高质量完成各类文稿撰写和修改任务,主要包括以学校或校领导名义发表的宣传文章,庆典大会上校长、教育部领导、广东省领导、高校代表讲话稿和教师、学生、校友代表发言稿,重要领导和单位发来的贺信、题词,学校发出的校庆公告、邀请函、感谢信等礼仪性文书,校领导出席各类会议或活动的讲话、致辞、主持词等文稿。四是牵头负责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筹备和组织工作,协调多个部门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多次组织彩排演练,确保庆典大会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五是认真做好校庆接待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注重细节、责任到人,热情周到、相互配合,圆满完成来宾接待、酒店服务、晚宴安排、车辆调度等各项工作。六是校庆有关会议和活动的组织协调,《学校宣传画册(中文简本)》编印等其他各项工作。
(二)牵头开展学校“三重一大”系列制度制订和修订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有关“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修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华南理工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规范了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决策行为,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三)牵头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工作。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组织,顺利通过广东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员会对我校开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现场审查。根据审查组提出的审查意见和整改要求,研究制定《华南理工大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整改方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整改。
(四)牵头开展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工作。与网络中心一起牵头开展学校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工作,为提升管理效率和办公水平打造新的平台。负责学校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各方面需求的统筹协调工作,梳理了学校收文、发文、请示报告、会议、车辆、用印、督办与信访等多个部门的办事流程,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与网络中心、金智公司针对原有发布平台、通讯平台、公文归档等系统积极进行对接和整合。目前,OA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基础平台已经建设完成,正在做模块功能的测试与调整。
(五)组织开展党政职能部门及直属单位职责修订工作。面向校内各单位广泛征求职责修订意见,并综合近年来工作职责的实际履行情况,汇总整理了45条有效修订意见,区分为四类职责调整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职责调整建议,形成了初步方案报学校领导。
此外,两办还参与和协助完成了其他多个专项工作,主要包括:学校创先争优活动,反腐倡廉量化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教育部和广东省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执行情况检查,学校中层干部届满考核及换届等相关工作。在以上专项工作中,两办主要承担文稿起草、材料整理、会议和活动组织协调、接待等工作,均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切实抓好日常工作
(一)高质量地办文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稿写作水平。2012年共参与撰写、起草或修改、整理领导讲话稿、学校各类报告或交流材料超过200余篇(包括演示稿),其中比较重要的文稿有:2012年学校工作会议校长报告、学校工作研讨会主要领导报告和讲话稿,陈云贤副省长来校视察座谈会汇报材料,学校第八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校长报告,校领导参加广东高校暑期读书班材料,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会议等报告或材料,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材料等,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材料,校长在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新年致辞、教师节致辞和60周年校庆系列文稿等。
此外,整理汇编了2012年学校工作会议、2012年学校工作研讨会材料、2011年党委常委会议纪要汇编等一批重要材料。完成《华南理工大学年鉴(2011)》的编写工作,组织开展《华南理工大学年鉴(2012)》编辑工作。继续完善资料库建设,追踪学校重要会议、重要活动、60周年校庆系列宣传,通过学校网站、校报等媒介,向相关承办部门、联系秘书收集重要报道、讲话、报告等文字材料,为起草文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日常公文办理质量。一是加强收文管理。接收校外来文2048份,有效地实现了校外来文流转及时、准确、有序。二是加强发文管理。继续加强公文发文审核,完善公文发文程序,制定公文发文办理不规范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强化各二级单位发文规范化意识,全年无一例退文,公文改文现象显著减少。突出抓规章类公文的办理,坚持在科室核校基础上由主管主任审核,同时在审校过程中与拟稿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并进行反复讨论商榷,进一步提高规章类公文的行文质量。2012年制发规章类公文28份,共审核印发编号党政公文约1102份(其中编号函件约229份),不编号函件等约280份。进一步加强公文电子发布系统的应用,严格控制公文印制数,并采取措施引导学校各单位网上浏览下载公文。文印室共编辑印制和上传公文1107份,印刷文稿近3万张,装订文件和材料约9300份。因实施公文电子发布,公文印刷和装订数量较2011年分别下降约62.4%、50%,降低了办公成本。进一步规范信息审核发布,2012年审核发布各类通知1095条。
(二)高水平地办会
1.做好大型会务及活动组织协调工作。牵头或参与组织2012年学校新春联谊会、学校工作会议、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迎新工作、学校暑期工作研讨会议、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纪委书记座谈会、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王立英来校检查指导、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陈希来校考察、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来校调研座谈、华南理工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系列活动、直属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汇报会、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来校调研等大型会议或活动20多次。每次均努力做到精心准备、周密部署,主动加强与各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确保办会质量和效果。积极统筹协调,认真做好校领导出席校内外活动及会议安排和校内各类事务的协调工作,全年组织协调相关工作200余项。
2.做好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的组织工作。全年共召开党委常委会18次,校长办公会17次,起草《党委常委会议纪要》18期,编发《校长办公会议纪要》17份。
(三)高效率地办事
1. 做好综合事务服务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各类印章刻制审核管理,全年共审核、刻制新印章44枚,作废旧印章10枚;严格执行《华南理工大学用印管理规定》,坚持印章“用前审批、用后登记”的原则,全年加盖学校各类印章达46万个(次)左右,出具学校介绍信100多份,使用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法人证书复印件上万份。二是严格遵循机要交换规定,全年共交换信件约4万件,其中编号文件3740件,涉密文件269件。三是加强车辆管理,充实小车班人员,确保行车安全,全年安排出车近10000人次,行程约80万公里。四是做好会议场所的管理工作。为迎接60周年校庆,所有场馆的灯光、音响、多媒体设备、中央空调、电梯、给排水、室内外陈设以及地毯、桌椅板凳都进行了新一轮的检查、维护和修缮。全年各场馆会议设备设施的大型维护、维修100多次,共承担完成了1200余次会议的任务。此外,还参与协调体育馆的维修工作。五是做好校内邮政代办点监管及物业督导工作,完成学校简介、2013年贺卡、工作月历制发工作,完成学校各类礼品设计制作、采购、保管工作。
2.做好校外来访接待和外联工作。全年共接待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1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37期高校中青干部培训班,以及吉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国内外高校考察交流团40多个,接待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萝岗区政府、南沙区开发区管委会等党政代表团、校地合作来访团体20余个,各类大小接待达到200余次。主动与兄弟院校(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办公室)、教育部门(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等)、行政部门(省、市政府办公厅、公安交警部门等)、白云机场、各签约酒店、陆军总医院等单位进行联系交流,增进了解,宣传学校。
(四)切实做好维稳和信息工作
1.认真做好维稳工作。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协助党委领导研究部署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学校60周年校庆等特殊时期维稳工作。及时向教育部、广东省相关部门报送学校各类稳定信息及相关工作材料。安排节假日、特殊时期学校值班10次,认真做好值班记录,确保24小时值班。全年共办理出国(境)政审批件68件。
2.加大信息工作力度。全年共向教育部办公厅、广东省委办公室、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教育厅报送信息60多篇,共计约7万余字。积极做好党的十八大信息服务工作,编发《校情摘要》2期,圆满完成向教育部办公厅维稳安保零报告和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学生食堂和消防安全情况零报告工作。
(五)切实加强信访和督查督办工作
一是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通过召开各单位领导干部会、教师代表研讨会、学生代表咨询会等会议,了解师生员工的诉求,能解决的问题现场办公解决,需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报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二是继续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活动。全年共开展校领导接待日16次,办理领导书面交办件45件,按期办理回报45件。截至2012年11月,共受理信访件609件。全年无我校师生员工集体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现象。三是加大力度抓好专项督办,确保校长办公会工作部署和领导决策得到贯彻落实。
(六)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信息公开载体建设。经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学校相关部处意见,在学校大学城和五山校区各增设一批LED设备,用于校园宣传及相关信息播放。为及时掌握民众对信息的关注情况,加强学校信息公开网的后台管理建设,增加了信息游览分析功能。二是不断加强信息公开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坚持每周收集公文类信息,做好信息的及时发布工作。同时,严抓信息公开过程中的保密审查工作,在保证广大群众知情权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全年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主动公开信息103条。
(七)进一步加强法律事务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救济为辅的原则,完善诉讼案件防范和应对处理的工作程序与权责体系,切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对全校诉讼案件进行登记备案,统一归口接收学校涉诉案件的法律文书。协调督促有关诉讼案件的办理,重点办理了学校与离职教工杨日辉房产纠纷案、艺术学院毕业生谭奇诉学校人身伤害案等案情复杂、时间跨度长、案值较大的案件,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也与各级法院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全年共参与处理诉讼案件20件。
(八)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
一是做好各类保密迎检工作。加大保密检查和整改力度,指导全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顺利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现场审查和省委机要局组织开展的保密检查。二是做好校内保密自查工作。组织开展非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违规处理涉密信息及内部信息清查、网络安全保密检查、全校保密工作检查、保密工作“回头看”专项检查等检查活动,组织涉密人员对家用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保密检查,对重点岗位涉密人员和党政领导共133人进行手机登记。三是继续加强保密教育。通过开展岗前培训、举办专场技术讲座、参观保密教育展等多种形式,对新教工、入学新生及保密工作人员加强教育,提高对涉密载体和涉密计算机的管理水平。因工作成绩显著,学校保密办公室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是广东高校唯一获奖单位。
(九)稳步推进机关党委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完成了2012年机关党员发展计划,新发展党员5人,至2012年底机关党员总数达到480名,其中预备党员8名,女党员229名,少数民族党员17名,35岁以下的党员250名。二是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党委及各党支部根据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组织多次会议讨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机关作风巡查,努力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水平。组织机关党员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三爱一奉献”、扶贫捐款以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主题活动。
(十)圆满完成北京联络处工作
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协助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完成与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各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的沟通联系工作,涉及到科技、教学、学生工作、研究生培养、财务、审计、基建、资产资源、人事、学位与学科建设、“985”工程、孔子学院、2011计划等方面。协助开展2012年学校国家和部级各类科技计划、基地、创新团队和科技奖励的申报和立项争取工作。积极协助联系并推荐我校人员到各部委借调工作。2012年,学校在京借调工作人员前后达12人,5位借调同志圆满完成借调任务返校。此外,还协助做好北京校友会顺利换届、广东省和广州市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及有关接待等工作。
第二部分 2013年工作要点
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工作,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二是大力推进学校章程制订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具体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校内信息交流,为学校科学决策服务。
二、进一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重点抓好第十六次党代会筹备和组织、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重点专项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三、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努力提升收发文、会议管理、校领导公务安排、校内请示报告处理、督办等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四、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办公室建设。突出抓好学习、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增强办公室执行力,提升工作效能。
五、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党务公开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学习宣传和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公开内容。
六、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加强重大专项工作督办,做好学校领导批示、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定事项等的督查督办。
七、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完善涉密人员分类管理、涉密载体全过程管理、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保密工作长效机制。
八、进一步做好机关党委工作。深入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加强制度规范,开展作风巡查,促进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