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 2011-05-19 浏览次数: 365

 

教 育 部 简 报

 

2010〕  (第150期)

教育部办公厅编                                          2010年86

 

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进行了有益尝试。这些高校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优势互补,从源头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着手,积极探索以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显著了成效。教育部今年4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召开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与会的高校代表对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将加强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十年来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中心,在基因组科学领域的许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研究院确立以大科学问题为基础的“以任务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科学研究起步,坚持源头创新,以原始的科学发现带动原创性技术发展,再带动产业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院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不仅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年轻的产学研队伍。研究院年仅33岁的CEO王俊是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毕业生,其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年就进入研究院,参与了研究院的创建,期间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发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文章25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15篇。

华南理工大学从2008年起,每年选拔包括生命科学、计算机、软件和数理等专业的若干名优秀三年级本科生进入“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培养计划”。学生首先完成在校两年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进入研究院后直接承担科研任务,边学习边成长。第一批15名学生即将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他们全部参与了基因组学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有7名学生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杂志上参与发表5篇署名文章。此外,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也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了本科生的联合培养。同时,这种联合培养还与后期华大—哥本哈根大学、华大—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攻读计划相衔接,为基因组科学和数字医学/生物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各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领导同志;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民政府

:本部领导,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省部共建、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有关新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