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2013年11月30日,首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European Process Safety Centre(EPSC)欧洲安全中心主席Theodore Reindorp、Fire and Blast Information Group (FABIG) 主席Bassam Burgan、广东省安监局、陶氏化学、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巴斯夫、亨斯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及企业负责人应邀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举办背景
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化工品生产第一大国。在发展的同时,我国危化品事故的总量依然很大,较大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虽然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但是,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就如国家安监司提到的,高校在化工行业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教材落后,与生产实践衔接不够,特别是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技能培养上未能紧跟发展需要,缺乏企业真正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道达尔集团合作,于今年5月共同发起建立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中心,希望通过这一开放性的化工工艺安全实践教育中心,借鉴相关企业在工艺安全等技术及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开展工程师培训及项目研究,同时与EPSC等工程中心建立并保持合作关系,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工艺技术及经验介绍给中国高校及相关企业,一方面提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协助国内高校积累工程技术培训经验;另一方面提升化工行业预防重大事故的能力与经验,提高行业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进而共同实现高校与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为将国内外化工企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在相关高校及企业中更好地宣传推广,首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应运而生。
论坛情况
首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旨在搭建一个供政府、企业、高校等就化工安全技术及化工安全人才教育进行经验分享交流的开放平台,本次论坛引起政府、企业、相关组织和高校各方的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直接的政府监管部门,在本次论坛筹划之初就给予关注,监管三司王浩水司长、王海军监察专员曾率队莅临华南理工大学对化工安全教育展开调研;道达尔、陶氏化学、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巴斯夫、亨斯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均派出资深安全技术及管理专家参会;而来自欧洲的EPSC主席Theodore Reindorp、FABIG主席Bassam Burgan更是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参与本次论坛;而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也特别应邀,全程参与首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本次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分上下午两部分,分别为上午的化工工艺论坛和下午的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教授首先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中心,依次EPSC主席Theodore Reindorp、FABIG主席Bassam Burgan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合作,加强与世界先进工程中心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我国高校在化工行业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张正国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安全生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不单单是企业和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同样重任在肩。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是高校在培养未来工程师方面应重点关注的”。
Theodore Reindorp主席表示:“希望通过合作,将欧洲在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技术引入中国,促进工艺安全在中国的发展”。
随后道达尔集团全球HSE副总裁Pol Hoorelbeke、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于风清、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安全总监李祥寿、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子君、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树广、陶氏化学中国地区环境、健康及安全总监张生桥、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华南区总裁侯喜胜等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及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各自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上的独到经验与先进做法与业界、高校进行分享,一方面达到共同探讨安全工艺最新技术,互通有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让学生对一线生产有更多了解,拓展学生行业视野。
而在下午的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上,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的六支队伍经过四个月的准备,从全国9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争夺最后的特等奖。为更贴近现实的化工安全生产需要,摆脱过去坐而论道,缺乏实践的教学模式,本次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的决赛评委均由上午出席安全工艺论坛的企业资深安全技术及管理专家担任,他们以自己在安全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支撑,对参赛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性的点评,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最终,来自我校的“幸运6+1”代表队凭借严谨细致的作品设计及张弛有度的现场展示斩获本次比赛的特等奖,同时也获得8000元的奖金。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参赛队员池滨表示:“评委在现场提到的有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我们平时都不会太去注意,但有时却有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正是因为某些小细节没有处理好,而这些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对化工安全有更清楚的认识,也使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化工工程师对化工安全应付的责任。”
本次论坛的另一重点是校企各方单位的“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的需求”的主题访谈研讨,目的是通过访谈,使校方及在座的学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高校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化工安全人才方面提供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论坛是华南理工大学与道达尔集团共同发起的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中心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今后双方还在将国际化课程、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学生研究小额资助项目、海内外实习基地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吸引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共同推动我院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社会化及实践化。(图文/化学与化工学院佘建伟吴妙娴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