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化工安全类课程师资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5-12-17   浏览次数:105

2015年11月7日,来自全国22所高校60名化工专业任课老师齐聚华南理工大学,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为期两天的首届化工安全类课程师资培训班。

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化工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屡见不鲜,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江苏昆山粉尘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频频冲击着我们脆弱的神经。类似事故的发生与相关企业对化工安全重视不够,未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有关,但也在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当前严重缺乏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的现状。教育部与国家安监总局2014年9月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但目前我国设置化工安全相关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更多的高校仅仅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且讲授课程的老师大多缺乏企业的一线生产经验,采用的教材更是与实际严重脱钩。为适应当前化工安全人才培训的需要,提升化工类安全课程师资力量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首届化工安全类课程师资培训班。

本次化工安全类课程师资培训班由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中心负责,课程分为两天,第一天邀请道达尔集团安全管理、监控及文化副总裁,鲁汶大学特聘教授Pol Hoorelbeke、Fike集团科学顾问Jerome Taveau等欧美知名外企专业技术人才,以他们在企业生产一线的丰富经验,结合欧美企业过去几十年在这方面的实际案例,就化工厂危险源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估等进行讲授,同时与在场的60名专业老师就工程案例等进行探讨;第二天安排相关老师列席参与第三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及教育论坛,一方面通过听取国内外行业组织及企业在化工安全方面的进展,更深入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与教指委专家、国内外企业代表、出版社代表、高校教师代表等座谈交流,对现有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剖析,从化工安全课程大纲设置、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互通有无,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

据悉,本次课程是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中心与欧洲工艺安全中心、欧洲火灾与爆炸信息协会(FABIG)等合作的又一新举措,通过引入国外知名企业在化工安全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高校在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促进我国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文/佘建伟,图/化院IC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