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勇于跳出舒适圈 青春奋斗正当时 | 学院院长讲授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2024年9月,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学院王均院长在广州国际校区C1-b115为2024级400名新生讲授了一堂意义深远的“思政第一课”。此次活动由研究生辅导员何冬老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了这一重要时刻。

王均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向新加入的2024级400名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强调,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融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现代工程学、应用科学等手段解决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实现临床应用,从而对生命科学以及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现在开始,同学们要肩负起“生医人”使命与担当。

在课程中,王均院长结合“核磁共振技术”、“生物心脏瓣膜”、“荧光显像技术”“新冠疫苗研发”等案例为同学们展示了工程技术手段如何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诊断、治疗和应用上面的突破和创新,解决人类生命健康中的许多难题。院长特别提到信使RNA新冠疫苗的研发,以此为例告诉同学们,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在不断快速发展壮大,但是与西方强国还有很大距离,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生物医学工程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将为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接着,王均院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实际情况,向同学们阐述了生物医药人才面临的巨大机遇。他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产业实力领先,产业成就突出,对生物医药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

在讲述如何面对挑战和规划求学生涯时,王均院长以美国三院院士Robert Langer教授的传奇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勇于挑战自我,跨越专业界限,追求卓越。他还分享了“好玩的大师”赵元任先生的故事,强调在快乐和自由探索中学习的重要性。

王均院长还强调,上大学或者读研只是“铁人三项”项目的开始,青年人要敢于走出舒适圈,去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不断攀登科学之峰。他还建议同学们要珍惜广州国际校区一流配套硬件资源,充分利用学院的每一位老师这一非常宝贵的人际资源,他还向全体新生介绍了学院每一位教师,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走入实验室和办公室与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成长。

活动最后,同学们就如何选择课程、如何开始科研实训、如何学习专业等问题与在座的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王均院长和分管工作的副院长们为提问同学一一回复了问题,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此次“思政第一课”不仅让同学们对生物医学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青春斗志。相信在王均院长的引领下,新同学们将在新学期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图文/肖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