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在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创新案例比赛中,喜获佳绩!
2022-11-23
在我校组织的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创新案例比赛中,我院师生积极参与,喜获佳绩!
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校内公示,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度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创新案例共有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9项,我院获奖情况如下:
二等奖: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三等奖: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
*获奖案例简介
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建创新案例:“三线四带动”助力科研发展
教工第二支部是广东省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根据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要求,围绕“党建强、发展强、业务强”的总体目标,首先,创新支部工作方法,形成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三线四带动”工作法,抓好管理、业务和思想“三线”工作,推动支委—党员—群众“四带动”工作模式,有效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支部在职工群众的层层渗透和逐级带动。其次,党支部将党建工作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与科研工作,助力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培育自动化人才,为孕育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技术创新示范。2020年,支部党员参与筹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引导,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推动广东省数字化转型,努力在核心工业软件、核心算法、触觉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再者,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与“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相结合,支部定期研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课程思政建设范畴,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宣扬老一辈自动化人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最后,以“我为企业办实事”为抓手,积极推动与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动员和支持支部党员投身院校帮扶与支援支教工作,多名党员参与省市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有力提升支部的影响力。
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党建创新案例:探索“党建引领+科竞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培育科技创新践行者
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创新党建模式,坚持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聚焦落实“党建引领+科竞融合”协同育人理念,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科技创新“新动力”。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与学院第三批广东省样本教工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党员导师制”,探索“党员导师与学生结对交流”的工作模式,充分带动和发挥教师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解决博士生实际困难,促进支部建设和业务学习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联系实验室制度,不断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擦亮身份、增强意识、勇挑重担;统筹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实践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创竞赛,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未来创新实验室、学院各项目团队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育人平台,引领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发挥支部党员同志的专业特长,面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需要,继续引导和教育党员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在科研创新中实干、上心、尽力,以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难题为导向,不畏艰难,积极投身于科技发展事业,为企业和经济社会的科技转型发展培养人才,为筑牢党长期执政提供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