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大湾区软物质研讨会圆满闭幕。来自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深圳先进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国内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位专家学者齐聚华南理工广州国际校区(因疫情防控需要部分线上参会),就软物质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做学术报告。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促进大湾区及国内软物质研究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软物质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学院(研究院)院长致开幕词表示,相较于全球soft matter的研究进展,软物质在中国科研领域还属于新兴事物,正因如此软物质研究才更具生命力。中国的soft matter要发展起来需要大家能在各自研究领域外一起合作起来做一些交叉性的课题研究,相信通过交叉课题研究一定能为未来的科研做出更多贡献。
研讨会报告内容涉及“动态结构生物材料调控细胞功能”“固-液界面浸润功能稳定性研究及应用”“生物纳米光学操控与成像”“杂化软物质的形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Levy Flight in Active Matter”“颗粒与微生物的三维动态成像与表征”“仿生细胞族群的集群行为研究”“Open microfluidics中的一些现象”“差异化细菌个体的群体有序迁移”“结合工程细菌与智能材料实现生物智造”“控制病毒组装和结构的机制研究”“水凝胶材料的极端力学性能设计与制造”“多孔水凝胶的强韧化设计和性能研究”“光响应功能聚集体的可控制备”“利用微流变调控金属玻璃宏观性质”等生物材料、水凝胶材料、杂化材料性能研究等多个交叉方面。
据悉,大湾区软物质研讨会前三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南方科技大学举办,今年应组委会邀请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遂第四届大湾区软物质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蒋凌翔、黄明俊、谢晓晨3位老师组织发起。
图文/余锦婷、丁甲
编辑/余锦婷
审核/康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