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广东省委、省政府在省委礼堂召开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省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与广东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获得者和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合影留念。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吴硕贤教授出席大会,并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吴硕贤是一位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他富于创新精神,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在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做出一流的业绩,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出重要贡献,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吴硕贤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指导并与合作者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首先对民族乐器声功率进行系统科学的测定,用可听化先进技术研究民族音乐戏曲厅堂音质特性,开展建筑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系。承担包括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第二少年宫、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50余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发表论文82篇,著作7部,代表作《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项,包括“扩散声场仿真计算及声扩散现象研究”、“厅堂音质响度评价及厅堂音质设计应用技术研究”分别获2002年和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城市噪声计算模型及建筑防噪规划”获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他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11与985工程项目建筑技术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经常利用节假日及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在短短几年内,使我省建筑技术科学学科建立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学科点,在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发挥骨干作用。他学风严谨,淡泊名利,关心学生,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他探索出一种通过经常性举办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他让研究生在开题、中期以及研究工作基本完成的阶段分别向导师和其他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展开讨论,一方面可以使研究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拓宽知识面,交流研究心得,更多地掌握研究方法,同时也便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迄今为止,他已培养出一名博士后、八名博士和十三名硕士,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2005年 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硕贤教授先后两度于2001年、2004年被评选为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吴硕贤的科研成果对于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方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