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下午,旅游管理系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全国首个该方向双学位项目)的学子们,在杨莹老师的带领下,赴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认知实习。作为华南理工大学长期合作的教学实习基地,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沉浸式演艺、数字视觉科技与文旅项目的创新整合。秉持“科技赋能文化,创意激活体验”的理念,打造了超过三千平米的沉浸式体验中心。此次实习以场景体验+案例讲座为主线,为旅游管理系的学子们搭建起从技术认知到产业实践的全景学习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行业创新需求的深度融合。

沉浸式体验:科技如何让传统“活”起来
在励丰文化体验中心的序厅,学子们首先被数字屏风与裸眼3D形象墙所吸引。动态呈现的视觉内容不仅展现出科技美学的冲击力,更引发学子对视觉叙事与游客动线设计的思考。随后,LED科技树与创意球形LED屏以交互式光影变化,呈现数据流动与场景联动的技术逻辑,让计算机专业的图形处理、物联网通信知识,与旅游管理的空间体验设计思维实现首次碰撞。
进入景区业态体验区,“未来之境”与“光之森”两大主题场景,分别以沉浸式光影与互动装置重构消费空间形态。学子们注意到,线上预约与线下体验如何通过小程序无缝衔接,而场景中的动线安排、互动节点设置,恰是旅游管理中的消费行为分析与计算机中的数据交互技术的结合体现。
在展演融合体验区,非遗展坊与投影粤剧项目,将传统文化以数字化的方式活化。投影技术复原的粤剧表演,不仅增强了观赏的沉浸感,也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有学生感慨:“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讲述文化故事的语言。”
虚拟现实体验区的“虚拟射击训练场”,则让学子体验到VR技术在文旅娱乐中的高互动性与场景仿真能力。从视觉渲染到用户体验设计,计算机技术与旅游管理的交叉应用在这里得到具象化呈现。
最后学子们体验了励丰母公司利亚德自主研发的LEMUSE全景声影音系统。该系统通过声场设计与空间声效模拟,展现出声音科技在营造场景氛围、增强叙事感染力方面的作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德感觉,也让学子们理解了感官体验设计在整体文旅产品构建中的重要性。

案例深解读:故事、体验和科技如何驱动文旅未来
在随后的讲座环节,励丰文化资深创意策划师赵祯老师以“故事驱动体验”为主题,系统解析了“长隆宇宙飞船游乐园”从概念萌发到整体落地的全过程。讲座围绕“主题设定—世界观构建—场景细分—全馆整合”的逻辑展开。赵老师指出,在策划一个主题乐园时,需要以“故事罗盘”为工具将核心故事线索贯穿于动线设计、建筑景观、餐饮购物、员工服务等每一个细节,最后像导演一样,规划游客的情绪起伏,创造“峰值体验”与终值记忆。
“一个好的文旅产品,既需要故事和体验,也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而计算机技术在方案模拟、流程优化、用户体验迭代中等方面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而这正是“旅游管理+计算机”双学位人才的独特优势——他们既能搭建系统、处理数据,也能洞察游客需求、设计有温度的体验流程,从而避免技术理解与想法与实践不匹配的行业痛点。

此次走进励丰文化的认知实习,是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深化“产教融合、跨界育人”的又一重要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搭建更多元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助力学子成长为“懂技术的文旅人、懂体验的工程师”,为中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升级储备新生力量。

(图文 | 旅游管理系2025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