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林业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广东省“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我院吴志才教授团队牵头规划设计的《广东南昆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南昆山城镇改造项目》,荣获一等奖。
吴志才教授团队始终坚持“扎根地方陪伴成长”的社会服务理念,构建了“规划引领—全程咨询—成果转化”的路径,形成了“省域服务方案+多个落地方案”的成果体系。该项目正是团队立足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服务广东省以及各市县“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
成果简介
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南昆山的区位交通、山水生态、民宿产业等特色优势,按照“国内领先、媲美欧美、世界眼光”的标准,坚持“极致美学主义、极致人文主义、极致生活主义、极致自然主义”的发展理念,打造世界级森林康养目的地,全国高品质户外运动目的地,近期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中远期提出建设世界级度假区的总目标。
空间布局:以着力推动“社区-镇区-景区”有机融合为主线,构建“1125”空间结构。强化南昆山国家森林度假小镇龙头引领;做实七星湖高端康养产业集聚核;打造东西旅游交通集散轴与南北最美旅游公路轴两条主轴线;西部以自然保护区为本底形成生态科普保育区,东部大力发展户外体育运动形成乡村运动休闲区,北部围绕七星湖打造滨水休闲康养区,南部建设森林休闲度假区,中部重点打造旅游综合服务区。

行动计划:规划围绕“世界级”的高标准定位,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聚焦更高质量的山地度假发展,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推动南昆山由“湾区南昆”向“中国南昆”“世界南昆”迈进。
行动一:立平台、筑巢引凤、双轮驱动
圩镇平台,国际森林度假小镇。南昆山自改制以来,经历“社区镇”向“旅游镇”的转型升级,“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重点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进行风貌提升。当前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省级战略历史机遇的驱动下,南昆山圩镇亟需锚定国际森林度假小镇目标,重构产业体系,提升圩镇辨识度,丰富度假产品体验。因此,规划重点谋划了南昆山圩镇客厅,南昆山潮玩休闲街区、下平和文创体验带等项目,并推进十字水、石河奇观、川龙峡等景区、度假村焕新升级发展,强化南昆山圩镇游憩性。

七星湖平台,高端康养产业集聚区。发挥七星湖景观好、土地足、交通优三大优势,引导发展要素向湖投放。站在世界级度假区的高度,结合市场需求,发展高端化、定制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度假产品,推动七星湖片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将七星湖打造成为以“天地群己,和合共生”为发展理念,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美学、当代创造下的国家高端康养度假标杆。重点推动环湖碧道、七星岚影、野奢生活美学馆、营地体验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

行动二:拓产业、生态赋能、多元融合
当前南昆山旅游以民宿为主,尚未形成良好的山地度假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度假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与产品业态结构单一。规划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谋划构建南昆山“2+5+2”业态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升级“乡村酒店(民宿)、休闲旅游景点(区)”两大传统文旅产品业态,优化打造“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研学教育、文创休闲、夜间经济”五大新兴文旅产品业态,加快培育“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两大”未来文旅产品业态。

为支撑南昆山世界级度假区建设,整体谋划“一个世界级的森林度假小镇、一批世界级的建筑艺术地标、一条世界级的天然氧吧线路、一个世界级高端民宿群落、一条世界级的户外山路赛道、一个世界级的低空旅游基地”等“六个一”世界级特色体验产品。

行动三:优风貌、山水融绘、岭南韵味
聚焦本土文化,生态禀赋、岭南特色,形成时代创新与传统岭南兼顾的“区域-廊道-节点”整体管控体系。其中,区域以鸟瞰视角强化山、水、城、田、野的融合关系;廊道以景区思维管控交通干线、旅游公路、水系、绿道等线性体验界面;节点以岭南美学提高圩镇、未来乡村、公共建筑、门户等节点的设计水平。对风貌影响较大的圩镇、村落农房、公共建筑、景观环境开展分类导控。

差异化探索建设岭南特色的未来乡村。万马坪村遵循自然延续、人文激活、产业融合的原则,打造以在地文化为导向的古粤原乡示范村。小香粉村通过生活重塑、产业重构、数字赋能,建设未来社区典范。竹坝村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打造艺术社区典范。

行动四:畅交通、梳经联络、快旅慢游
充分发挥南昆山的地形地貌以及四季皆宜的优势,创新构建“四道一径(路道、碧道、赛道、云道、野径)”的游径体系。路道方面,推进最美旅游公路、健身步道建设;碧道方面,形成“一环一带”滨水碧道网;赛道方面,提升万马坪—三寨谷山路赛车赛道。云道方面,谋划建设低空旅游基地;野径方面,适度开发登山野径。

行动五:精运营、智慧赋能、开放共享
规划建议构建“领导小组+属地管理+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南昆山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逐步破解南昆山管理运营体制机制难题,加快形成推动南昆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与此同时,规划建议成立公共基金,综合南昆山文旅发展现实需求,整合政策资金、社会公益基金、企业捐赠资金等,搭建“社区发展委员会、南昆山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两平台,取之于山用之于山,激活社区参与南昆山文旅开发积极性。

据悉,本次大赛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林业局共同主办。大赛共收到1130件参赛作品,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1件、二等奖82件、三等奖142件、特色奖12件,同时为突出作品实施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经实地核查作品实施成效,评选综合设计大奖2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