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依托《旅游经济学》课程举办的2025“荷风杯”江门古劳水乡旅游经济创新发展调研竞赛核心环节——实地考察活动如期举行。全体参赛学子以5支调研小组为单位,在李沐纯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江门古劳水乡景区,通过“沉浸式观察、靶向性访谈、精准化采集”,为竞赛后续的问题诊断与创新策略设计收集一手资料,切实推动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岭南水乡发展实践深度融合。
江门鹤山古劳水乡坐落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地处西江之畔,与佛山南海区隔江相望,是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现存最完整的原生态水乡,享有“珠三角最后的原生态水乡”美誉。这片由西江冲积而成的土地,以“围墩”地貌为特色,堤围环绕的鱼塘间点缀着民居聚落,水网纵横如织,形成“小桥流水人家” 的岭南水乡画卷。作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区域涵盖古劳镇4个村委会及沙坪街道坡山村委会,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存鱼塘耕地14300多亩。
古劳水乡自宋代即有移民在此开垦定居。明洪武二十七年,乡人冯八秀主持修筑古劳围,将易涝淤积的滩涂转化为安宁宜居的水乡田园,奠定“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格局,这一水利工程成为广东古代水利典范。此后数百年,水乡渔桑耕读,孕育出咏春拳宗师梁赞、电影皇后胡蝶、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等邑贤,人文积淀深厚。
2019年,华侨城集团投资几十亿建设核心景区。2022年1月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滨水商业街与夜游项目启用,2023年正式获评国家4A级景区,完成从传统水乡到文旅目的地的蜕变。当前,古劳水乡已形成“生态保护+文化活化+业态创新”的发展模式。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一百五十余万人次,国庆黄金周单周迎客十七余万人次。核心业态包括“横海游梦” 游船(含日游夜游)、上古劳圩滨水商业街、童梦村乐园等,其中游船项目以蓑衣、竹编等元素装饰船只,沿途呈现水上婚嫁、渔耕表演等实景演艺。
当前,景区运营管理由三苏文旅集团子公司江门岭南古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负责,延续“留住原住民、共享共建”策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鱼耕农旅项目;活化古村落建筑开设民宿餐馆,古劳鱼皮角、双桥鱼茸粥等非遗美食成为特色IP。景区年均举办荷花季、乡趣生活节等主题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消费融合。
本次活动得到了鹤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古劳水乡景区的大力支持。鹤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古劳水乡景区运营方负责人带领同学们走访参观,并为大家详细讲解景区规划和运营现状,使得同学们对古劳水乡“荷风十里”的生态画卷与桑基鱼塘的农耕肌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除旅游资源调研外,学子们还深入体验景区现有业态:乘坐水乡游船感受“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观光模式,记录航线时长、讲解服务细节。调研过程中,各小组分工明确,队长统筹协调,成员同步完成实地照片拍摄、采风短视频素材录制,全面捕捉古劳水乡的生态与文化特色。
实地考察结束后,参赛学子将进入资料整理阶段,结合文献查阅分析调研数据、搭建报告框架,于第6周完成调研报告及PPT汇报材料,最终在课堂上呈现调研成果。此次调研形成的优秀报告,后续将汇编成册送交给鹤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古劳水乡景区管理方。
此次实地调研成为《旅游经济学》深度学习课堂的生动注脚。真题真做,走出传统课堂,走入实践场景,将“文旅融合”理论转化为IP运营的实操诊断,完成了从“知识接收者” 到“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转变。这种“小课堂对接大产业”的教学模式,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根基,更培养了其服务地方经济的实战能力。
(图/文:学生会)